Wednesday, November 10, 2021

沿海貿易政策—馬來西亞失去契機

上週二交通部長魏吉祥和前財長林冠英通過各大國文電視媒體針對沿海貿易政策一事進行辯論。期間魏吉祥為了佐證他的論述,把他與日本電信電話(NTT)的佐藤佳雄的對話搬上銀幕。萬宜國會議員王建民過後也發文告指正魏家祥的多個謬論。我雖認同王建民的看法,但是不打算在本文重複他的論述。

魏家祥試圖通過佐藤佳雄的嘴巴指出Apricot海底電纜計劃本來就沒有設計馬來西亞,因此何來國盟政府因為取消豁免權導致這項海底電纜計劃繞過馬來西亞,造成所謂的數億的損失?

什麼是沿海貿易政策?根據網絡的詮釋,這項政策意指某國為了保護本國國內海運行業,規定所有在國內運送貨物的船隻必須是本國註冊的船隻。佐藤佳雄在與魏家祥的對話中談到,這個政策是在許多國家,包括日本國內都是非常普遍的。

希盟政府於2019年三月,豁免非大馬船隻無須遵守《1952年馬來西亞航運條例》第65KA(1)條文的規定,即外國船舶在在馬來西亞水域的任何海底電纜著陸中心,可從事海底電纜維修服務。也就是說,希盟的政策依舊是維持現有的沿海貿易政策,只不過針對海底電纜維修服務提供豁免,允許外國船隻進來馬來西亞海域進行這方面的維修工作。

當時希盟為外國船隻提供這方面的豁免,是希望提高海底電纜維修的效率,以便能夠吸引更多這方面的高端投資。無容置疑,這個政策肯定將會加速馬來西亞數碼經濟的發展。試想,馬來西亞海域遼闊,而且位處南中國海中心,外國船隻如要維修海底電纜,他們可以從半島西海岸、東海岸以及沙砂兩州沿岸任何海港停泊、補給和出發,進而提升相關事務的效率。

魏家祥表示Apricot本來就不涉及馬來西亞,何來造成經濟虧損?可是我的問題是:如果聯邦政府維持希盟時期的政策,我們是否會吸引更多這方面的投資?失去了豁免權,馬來西亞會否失去這方面的高端投資?雖然我們不能準確預測相關的投資數額,但是表面上看,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四月,亞馬遜網路服務(AWS)、面子書、谷歌和微軟曾經聯合發函呼籲聯邦政府恢復修補海底電纜項目的豁免沿海貿易政策。這個是鐵一般的事實,不容魏家祥否認。

其次,魏家祥也提到另一個海底電纜政策,即MIST(Myanmar India Singapore Transit)。按照2019年網絡資料,這個海底電纜政策並沒有涉及馬來西亞。

後來他們在2020年八月發布最新消息,“MIST”的第一個英文字母“M”,變成“Myanmar/Malaysia”。到底這背後有什麼寓意?這個微妙的變化是否因為希盟政府在2019年提供豁免權,以致這個項目的投資者願意在他們的項目作出調整,決定涉足馬來西亞?

這對瓜冷居民來說是有利無害,因為MIST將會在瓜冷摩立承建一個全新的電纜登陸站(Cable Landing Station)。這意味著瓜冷一帶的居民將會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日後可以期望能夠從這個海底電纜獲取更快速和穩定的網速。

其實沿海貿易政策的豁免權也並非新鮮課題。在2016年和2017年,砂朥越官商就曾經針對這個政策討論,導引就是砂州的物價比西馬昂貴,因此探討是否能夠提供豁免權給外國船隻,以便他們能夠直接把貨物運抵砂州,降低航運成本來降低物價。

因此,我覺得聯邦政府是可以延續希盟時期的政策,以便能夠吸引更多的高端投資,直接提升馬來西亞的數碼經濟。對於這次的辯論,我樂見雙方能夠就事論事,但更希望這課題的辯論能夠繼續深延下去,提供更多的資訊以讓大家更能看清兩方政策的褒貶。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