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3, 2025

佩戴國旗扣章感覺如何?

        最近許多關於馬來西亞國旗輝煌條紋的新聞。有一則新聞曾經引起熱議,可是後來卻沒人注意,但是發生后卻很有意義,那就是教育部規定中小學生開學後要佩戴國旗扣章。

        我閲讀各語文媒體的報道,尤其是華文媒體的報道,竟然發現學生與家長的反饋都是正面的。這點倒是令人覺得驚訝。

        這是因爲佩戴國旗扣章的新聞曾經在不同社群引起不同的看法,即便在華社也有不同的回響。倘若處理不當,隨時遭政客炒作。

        有學生們甚至回應佩戴扣章感覺自豪。更多時候我看這事感覺威風。

        我在怡保三德讀書生涯也曾有這種感覺。許多與我同輩的學生參加學會或團體生活,都會有佩戴領口扣章(collar badge)的習慣。在我的年代,除了領口扣章,校徽也是用鐵片做成的扣章。一當佩戴扣章,自豪感油然而生。

Tuesday, April 22, 2025

世界格局忠奸善惡並無絕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才前腳剛離開馬來西亞,美國一位保守派新聞評論員Bill O‘Reilly後腳卻揶揄馬來(馬來西亞)不是富國,沒錢購買中國大陸商品。

        可想而知,他這番言論即刻引起馬來西亞各階層的反彈。許多人對這個美國佬的狂傲自大嗤之以鼻。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有許多商家確實擔心,如果大陸本來要銷往美國的商品被迫以低價傾銷到馬來西亞,這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意?

        美國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其憲法闡明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因此只要任何新聞從業員沒有觸犯法律,他們可以自由提出評論。加上這位美國佬只是媒體人,他並非政府官員也不是政治人物。馬來西亞能夠做的,或許只是禁足他入境馬來西亞。

        言論自由是我們所認同的普世價值觀,可是卻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實行同樣的標準。俄羅斯、大陸、越南等國家便是最好的例子。既然我們相信言論自由,我們更不能無視這個最基本的區分。

        這類言論將會進一步削減普羅大眾對美國的好感,直接強化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可是,他的看法不能代表主流美國人。什麼是美國人的主流想法,這就得看川普為何上台?

無意錯誤報道及蓄意捏造謊言是兩回事

        《星洲日報》最近因錯誤使用AI繪製的馬來西亞國旗引起熱議。

        目前《星洲日報》已經在電子報版本修改錯誤的國旗、以三語刊登道歉啟事。警方接獲民眾報案後著手調查此事。警方在錄取兩位編輯的口供後三小時便釋放兩人,目前兩位編輯已遭暫時停職。警方也把查案報告交由總檢察署決定是否要控上法庭。

        先從法律的角度來談。警方援引《1963年徽章和名字(防範不當使用)法令》第(3)(1)(c)以及《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第(4)(1)(b)條文來調查《星洲日報》。

        如果總檢察署以《1963年徽章和名字(防範不當使用)法令》第(3)(1)(c)來控告兩人,那麼一旦有罪,兩人將會面對最高1000令吉的罰款。

        如果總檢察署以《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第(4)(1)(b)條文來控告兩者,則兩者將會面對罰款不超過兩萬令吉、監禁不超過三年或兩者兼施。

        不管從檢察署援引哪一個法令,從刑罰規模來看,這是屬於推事庭(Magistrate Court)的級別,比地庭(Session Court)還低。

        我們在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既然已經犯上錯誤使用國旗,媒體道歉認錯乃是無可厚非。

Wednesday, April 16, 2025

何不委任東姑扎夫魯當駐美大使?

        此時正值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各國實行對等關稅之際,馬來西亞駐美大使一職卻長期懸空。這樣下去,美國政府會否認爲馬來西亞不認真看待和美國的外交關係?這樣又會否影響我國的利益?

        最近首相安華宣布將派遣國際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前往美國和美國政府針對對等關稅進行談判。與其推薦他出任下一任羽總會長,為何不委任他出任我國下一任駐美大使來延續政治生命?

        雖然我曾經在2022年在本欄撰文調侃東姑扎夫魯,但是縱觀他出任國際貿工部長的表現,我覺得駐美大使這個官差最適合現在的他。

        如果讀者們沒有忘記,在2022年3月,財長扎夫魯當時曾經堅決反對讓公積金局會員再一次提出存款。

        當時東姑扎夫魯曾說,寧可辭職也不妥協於錯誤決定。雖然他的態度強硬,引起大批網民討伐。時任首相伊斯邁還是允許公積金局會員再一次申請一萬令吉特別提款應急。

        當時的扎夫魯並沒有辭職。這就是我當時調侃他的原因。

        東姑扎夫魯并不是第一位從商界轉換跑到從政的部長,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回顧他的政治歷程。

        2020年3月9日,當時的他還是聯昌銀行集團總執行長。他在受委為上議員後於同一天辭去總執行長職,轉任財政部長。

        2022年11月,他辭去上議員職,並以國陣巫統候選人在全國大選中上陣瓜拉雪蘭莪國席,但最終敗給原區守土的誠信黨候選人拿督斯理祖基菲禮阿末。

        同年12月,東姑扎夫魯受委貿工部長,並再度宣誓就任為上議員。

        東姑扎夫魯本來在2023年8月的雪州州選爭取代表雪州巫統出戰其中一個州議席,無奈基於黨內人事問題而無法獲委上陣,只能繼續以上議員的身份出任國際貿工部長迄今。

        東姑扎夫魯的任期將於今年12月截至。根據《聯邦憲法》,一名上議員只能當最多兩任。由於這已是東姑扎夫魯的第二個任期,因此他必須在任期届滿後卸職。由於他不再是國會議員,這表示他也必須一并卸下內閣部長職。

        今年年初曾謠傳他將退出巫統加入公正黨。雖然這不至於要進行補選,但是巫統内部對這嗤之以鼻。然而對東姑扎夫魯來説,繼續留在巫統會有怎樣的發揮空間?

        我個人認爲東姑扎夫魯在團結政府之下出任國際貿工部長的表現不俗。在安華的領導之下,他一直跟進每一項重大的外貿投資。留意投資議題的必定知道,每年MIDA報告裏提到的數據大多都是潛在投資數額,東姑扎夫魯所領導的貿工部必須努力跟進,要不然很可能一切成爲徒然。

        此外,貿工部也必須積極和每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協調,確保來馬的投資者在落地抵達後做到無縫接軌。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往往看得出一名部長的實幹能力。

        有鑒於此,我斗膽建議,既然團結政府肯定東姑扎夫魯的能力,同時希望在他卸下上議員的職位后能夠延續他的政治生命,與其推薦他出任馬來西亞羽球總會會長,倒不如考慮委任他出任下一任的駐美大使?

        更何況,委任大使一般由首相向最高元首推薦,中間並不涉及太多的法律程序。東姑扎夫魯可以成爲駐美大使兩三年,把馬美關係推高后再回國參選也不是問題。

劉永山


Sunday, April 13, 2025

芬太尼在大馬出現了

        最近副警察總長阿育漢在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出席污水分析研究設備啟用儀式時說,警方通過污水分析發現,越來越多人濫用芬太尼(Fentanyl)。

        什麼是芬太尼?

        網絡資料,芬太尼是一種人造的強效藥物,主要作麻醉和鎮痛,起效迅速,作用時間極短。其鎮痛效力比海洛因強30至50倍,比嗎啡強100倍。臨床用於麻醉前給藥及全身麻醉誘導、手術前中後鎮痛與疼痛管理,以及癌症止痛,或用作鎮靜劑。

        當然,任何麻醉劑遭濫用就變成毒品,而且會讓人上癮。美國和大陸的貿易核戰正打得火熱,芬太尼就是導引之一。

        美國政府表示芬太尼僅僅在去年造成7萬名美國公民失去性命或家庭成員。芬太尼大多混入一般的藥物,通過墨西哥的販毒分子和人蛇集團走私進入美國。

        川普進一步指責生產芬太尼的原料大多來自大陸,並且通過大陸公司或個人在墨西哥設立的工廠生產芬太尼,然後再走私進入美國。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這類毒品大多都是通過小型車輛通過關卡進入美國境內。各州總檢查署在境內追查的毒梟除了墨西哥公民以外,也包括許多獲得美國國籍的墨西哥公民和大陸公民。

Wednesday, April 09, 2025

耐心等待爆炸案調查報告出爐

        國油位於雪州布特拉高原的一條液化天然氣輸送管上周因發生泄漏爆炸引起大火,燒毀或燒壞百餘閒居所。

        目前可以斷定的是,事發地段屬國油運輸管保留地。有目擊證人在事發前看見承包商在該地段挖掘泥土。根據媒體報導,該承包商是附近店屋發展商所委任,主要在該地段安置排污管。同樣有報導指居民曾向地方政府投訴為何允許承包商在該敏感地段施工?

        首邦市市長拿督阿米魯向媒體確認收到來自居民的投訴,但是無法想起是在何時收到投訴。無論如何,他表示承包商是在獲得准證的情況下施工。

        對放火稍有常識的都知道,燃燒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也就是燃料、氧氣和高溫。這裡說的高溫,可以是點火機、靜電、雷電等等。要燃燒,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Sunday, April 06, 2025

關稅大棒來了,該怎麼辦?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全球60多個和美國貿易順差巨大或對美國商品設置高壁壘國家實行對等關稅,全世界為之嘩然。

        馬來西亞不幸榜上有名,遭徵收高達24巴仙的關稅。川普之前已經多次揚言要揮舞關稅大棒,當時提到的國家有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越南,現在的清單出現更多國家。

        馬來西亞必須如何應付?

        首相安華在週五(4月4號)晚上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政府的這項新措施。隨後貿工部也發表了文告解釋當晚會議討論內容、目前馬美兩國的貿易情況、馬來西亞目前的經濟表現以及未來的應對措施。

        民間組織也針對此事提出看法。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建議政府為我國企業協助擴大國際市場,以及提供更多財政援助提升產能。馬來西亞廠商聯合會呼籲政府暫緩施行一系列對企業不利的措施,例如擴大SST徵稅的範圍以及調漲電費。

Wednesday, April 02, 2025

我對氣球哥的看法

        最近一名來自彭亨州而連突的巫裔氣球小販在吉隆坡峇度律(現稱端姑阿都拉曼路)被指無牌營業,結果遭吉隆坡市政局執法人員扛上,最終因和執法人民發生集體衝突,被迫送院就醫。

        這事剛好發生在齋戒月末,因此毫無倖免地再一次遭有心人把它當作種族宗教議題炒作。

        團結政府要員趕緊出來滅火,希望這個議題不會讓馬來穆斯林同胞再次覺得遭人圍城的心態。

        另外,吉隆坡市政局也出來為自己人開解。一時之間,誰對誰錯?

        當地方政府和縣土地局的執法人員不是一件好差事,因為分分鐘會落得內外不是人。

        倘若依法行事,可能會得罪一些利益人士。如果對違規者網開一面,則面對眾人輿論紛飛,說執法不嚴,收取賄賂等等。

        怎麼辦?

Sunday, March 30, 2025

東盟須認真打擊跨境犯罪

        我在日前禮貌拜會雪州總警長拿督胡先。當我們聊到治安問題時,他告訴我最近電信詐騙和電商詐騙案件異常猖獗,每年遭捲走巨額款項。

        我當時還哀嘆地打趣說:“難怪現在沒有人要破門行劫了。”

        最近跨國犯罪集團來馬來西亞設立呼叫中心,針對祖籍國公民進行電信詐騙。如果他們遭馬來西亞警方逮捕,可是受害者全部是大陸民眾,馬來西亞警察該用哪一套法律來調查和起訴他們?

        在邊境相對開放的情況下,馬來西亞如何能夠有效阻赫外國人前來馬來西亞進行非法活動?

        同樣的,許多馬來西亞公民在高薪利誘下被人蛇集團帶到黑幫雲集的外國犯罪區域進行同樣的非法活動,欺詐本國公民。這該當何辦?

        以上問題足以顯示網騙已不再是單純的社會新聞,而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課題。

Wednesday, March 26, 2025

釐清承認統考的優先秩序

        最近董總主席拿督陳友信日前表示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是董總目前最核心的任務,同時採取多方策略尋求突破,包括像砂朥越打破格局,先局部承認,然後在西馬也希望能夠在相關州屬取得試點承認,為進一步全面承認統考文憑打造有利時間表。

        爭取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是時代產物。它始於1973年的獨中復興運動。當時的華社為何承認統考文憑?第一個原因是出於爭取政府對馬來西亞華裔文化的認同和熱愛。

        七十年代的獨中課程綱要主要還是源自大陸或台灣,這肯定無法獲得本國政府承認。因此獨中課本和課程綱要多次參考馬來西亞教育部的課程綱要,把許多本土色彩寫進獨中課程綱要。現在的獨中可課程綱要更貼近本土,也和世界接軌,即豐富又多元。如把政治考量撇開,承認統考文憑應該問題不大。

        第二就是希望能夠造為獨中統考文憑的華裔子弟造就更多的出路。在那個時候,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學府幾乎全部都是國立大學,幾乎沒有私立大專。因此獨中生如果沒有SPM或STPM,唯一的出路的前往英美澳星或中華民國台灣升學。

Sunday, March 23, 2025

何必對李嘉誠口誅筆伐?

        中美兩國博弈最近又因為香港富豪李嘉誠出售兩座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所港口營運權給北國的貝萊德財團(Blackrock Inc)而引起大陸當局的不滿。

        長江和記實業是在今年3月初宣布決定22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的擁有權或經營權。雖然如此,該集團在大陸和香港所擁有的10所港口和營運權還是非賣品。

        根據媒體報導,除了巴拿馬的兩家港口之外,外號超人的李嘉誠也通過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 Group)出售另外41個港口和營運權給貝萊德財團,其中一個就是該財團在巴生西港的股權。

        本來這筆被長江和記稱為“一般商業交易”的買賣,可是卻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曾經揚言奪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而引人矚目。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說,這項買賣也牽連巴生西港,根本就是蝴蝶效應。

        網絡資料顯示,目前長江和記旗下的和記港口集團(Hutchison Ports Holding,簡稱HPH)所擁有的的South Port Investment Holding擁有巴生西港有限公司約23.55巴仙的股權。

        許多馬來西亞穆斯林對貝萊德並不陌生。去年這家公司曾經捲入馬來西亞機場公司收購案的爭議。當時美國全球基本建設夥伴(GIP)和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僱員公積金局和阿布扎比投資局組成財團,獻議以每股11令吉的價格,全面收購馬來西亞機場有限公司,然後私有化除牌下市,成為一家私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