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1, 2022

改善經濟基礎才是抵消通膨的良藥

上星期,一位出版社的編輯發訊息過來,提醒我必須儘早完成手上的文字工作,因為若有延遲,紙張就要漲價了。這讓我聯想到,不久前主流華文報章也在四月份漲價。

齋戒月前後,國內肉雞供應短缺,一些連鎖炸雞快餐店甚至陷入沒有肉雞供應的窘境,國文媒體到處吹簫,對所謂的肉雞中間人(Kartel)窮追猛打。只有在政府過後出手干預之後,肉雞價格才稍有回穩。可惜好景是否能夠維持多久?

同樣的,佳節期間飛機票高漲。許多必須往返半島和東馬的遊子投訴,來回半島和沙巴的機票甚至比吉隆坡飛往倫敦的機票還要昂貴。

政府宣布開放國境,航空公司在過去兩年沉寂之後,顯然無法應付突然暴增的需求,因此機票價格同樣在物以稀為貴的原理之下暴漲。政府同樣出手干預,可惜好景不常在,機票還是過後依然扶搖直上,甚至傳出航空公司提供廉宜的飛機票飛往目的地,然後在回程機票撈一筆。

那些以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和我們無關的人士大錯特錯。這場侵略戰爭也導致全球葵花油和菜籽油供應吃緊,因為俄烏兩國的食用油出口佔了全球供應鏈的80吧仙。國際棕油價格自兩三年前就已經破千。擁有滿滿油棕果的小園主固然笑顏逐開,可是這也導致市場上的食油價格水漲船高。

中國大陸享有世界工廠的美譽。然而最近大陸政權祭出清零政策,導致大陸十多個縣市封城,大陸經濟發展重創事小,出口受到嚴重影響,重創國際商品供應鏈才是大事。物以稀為貴,物價節節上升自然在預料之內。

不久之前,媒體也報導房屋價格也因為建築材料價格飆升而醞釀起價。汽車業者包括寶騰也因為國際市場晶片短缺而無法如期交車。

在物價高漲,供應短缺的情況之下,政府可以做什麼?現在政府能做的都是短期應急措施。例如,面對物價高漲,政府把某些商品列入貨物價格管制商品之內,然後加強執法,確保商家的售價不超過政府設立的定價。

可惜貨物貴來貴賣。商家如果無法賺取利潤,他們寧願選擇不賣,也不要冒險被檢舉。商家不賣將加劇缺貨,通貨膨脹將更嚴重。政府以非法囤貨來對付商家嗎?商家可以不要進貨。既然沒有進貨,何來囤貨之罪?

我在選區曾受邀出席貿消部與商家的促銷活動,獲知一公斤塑裝食用油毛利只有五仙到一角。如有商家在貨源充足下以政府規定的價格出售,那肯定是在回饋社會。

在過去,各國政府或許以調整利息或貨幣價值打擊通膨,可是現在這些手段已經開始失效。資金和貨物在全球化之下自由流通,長遠來說,政府必須加強馬來西亞的經濟基礎,甚至讓我國經濟發展多元化,發展高端工業,讓我國成為世界貨物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可惜的是,我國經濟發展過去數載皆依賴雙油推動,這是不健康的。希盟上台後雖嘗試改善,無奈後門進賊,無法完成任務。國盟和國陣奪權後則蹉跎歲月,終日沉迷在權鬥之中,導致民不聊生。

要突破窘境,唯一途徑就是選民通過選舉推舉新政府。政治一旦缺乏論述,經濟一成不變,最終淪為一潭死水。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