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22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上週五駕崩。噩耗傳出,舉世哀悼。

談到伊麗莎白二世,自然離不開二戰以後的英國歷史,也逃脫不了具有英國特色的君主立憲和議會民主制度。

英國君主是英聯邦或共和聯邦國家(Commonwealth)的主席。馬來西亞既然是前英國殖民地之一,自然繼承宗主國英國的許多政治遺產,如君主立憲與議會民主。

伊麗莎白二世即便是性命垂危,也要在逝世前兩天挺起腰,站起來接受保守黨新黨魁卓慧思的覲見,並委任她為女王在位期間第十五任英國首相。這和女王21歲生日時誓言要窮其一生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精神一脈相傳。

卓慧思在下議院獲得大部分議員的支持與信任,自然成為新任首相的人選,但是為何還得跨越最後一道障礙,即覲見英女王,再受邀組織政府?這個就是英國君主立憲的奧妙。

如果這是一部戲劇,那麼這是一部演了上百年,但是沒有劇本的戲。意思說,英國憲法是一部不成文的憲法,因此許多禮儀與習俗並沒有明文規定,但是這個憲制規定卻能夠一脈相傳至今,這與許多擁有文本憲法的國家大不同。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伊麗莎白二世之下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雖已經不是日不落帝國,但是要揶揄英國為普通國家也並不正確。畢竟這是世上少數還擁有核子武器兼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英國奉行君主立憲,君主一般迴避政治課題,並且不隨意對外發表談話,即便是有一丁點政治味道的言論也要吞下去。伊麗莎白二世在位七載最令人覺得可貴的地方就是以身教的方式教導世人如何透徹地執行把這個不列顛的遺產。

君主制度,本來就是世襲制,英國王位這份“工”,也是世襲制,換句話說,就是做到死為止,女王既要承受皇冠的重量,還得做到離開人世為止,女王既沒有辭職換工的權利,更沒有退休年齡,起居飲食皆必須依據皇室規定來照料。這樣的人生,或許許多人非常羨慕,因為這是天之驕子的生活啊,可是如果你深入思考,要你從搖籃到墳墓都必須墨守成規地生活,你能嗎?

女王見證戰後大英帝國的瓦解,帝國之下的殖民地一個個宣布獨立。相比教其他歐洲殖民地宗主國與殖民地的武力衝突,英國反與殖民地領袖談判,以合作協商代替武力衝突,允許殖民地獨立或自治。

隨後女王到各個英屬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官訪,確實協助英國和這些國家地區人民與英國重新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也間接強化英國的軟實力。同樣是英語系國家,英國文化卻和美國文化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甚至可以分庭抗禮。

誠如女王年輕時候說過,她將一生奉獻人民和帝國。女王在1947年4月日迎接21歲生日,當時的大英帝國還包括英屬印度、馬來亞、砂朥越、北婆羅和新加坡,甚至汶萊還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其一言九鼎要為帝國人民服務,意即要為這些地區和英聯邦國家和人民服務。

女王駕崩,僅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字悼念。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