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4, 2023

大馬須擴大外資來源國

上週二,《南洋商報》刊登一則相當顯眼的封面頭條兼獨家新聞,題為《一帶一路商機不如預期,中資10年僅流入620億》。

該報導引述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的報導,指從2013至2022年這十年期間,馬來西亞的五大外資來源國分別是歐盟4820億令吉、毗鄰的新加坡2610億令吉、美國1790億令吉、日本1560億令吉,居尾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620億令吉。

報導也指出,冠狀病毒在2019年底爆發後,“一帶一路”相關投資與建設總額在2020年開始大幅下滑,跌勢持續至2021年,寫下全球937億美元的最低水平。

優大經濟系教授黃錦榮博士在同一則報導也強調,疫情可能導致多個項目停擺或進度緩慢,引發債務陷阱的憂慮,讓一些曾經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不敢再引入大陸的資金。

我嘗試從國家銀行的網站首選相關資料,以便了解更多詳情,但是在搜尋的過程中,發現另一個權威數據。這是來自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的報告。

該局於去年和前年的報告顯示,在2022年,馬來西亞主要五大製造業外資來源國為新加坡96億令吉、中華人民共和國96億令吉、日本92億令吉、荷蘭88億令吉以及德國88億令吉。其中荷蘭與德國乃歐盟成員國。

該局在2021年的報告也指出,針對製造業的投資,荷蘭在該年來馬投資749億令吉、新加坡466億令吉、奧地利189億令吉、中華人民共和國166億令吉以及日本75億令吉。

由於時間和篇幅限制,我沒有辦法在這裡提供和分享更多的資訊,但是單靠以上數組不同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雖然大陸投資是我國重要的外資來源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外資來源,甚至許多老牌外資來源國如新加坡的投資比重有時比陸資更高。

令人意外的是,來自荷蘭、德國和奧地利等非英語系國家的投資比重也不低,反而在我國紮根許久的美英投資者不見擠得上前五名。

有鑑於此,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除了要加大力度吸引陸資以外,也應該提升馬來西亞各州的經商環境、搞好民生治安、減少繁文縟節、降低無良中間人抽傭、提升地方官員審批投資項目的能力和速度、定期維修與適時提升原有的基本建設如水電網速供應、道路、鐵路、港口、碼頭和機場設備、營造更加親商的投資、貸款、賦稅和商業環境。

第二,政府更應該在英語系和共和聯邦國家加大力度宣傳馬來西亞。例如離開馬來西亞不遠的澳洲和紐西蘭是農業先進國。印度則和馬來西亞同樣有著淵源歷史的國家。非洲王者國家(KINGS)裡面的五個國家之中的四個,即肯亞、尼日利亞、加納和南非都是共和聯邦國家。這些國家都有本身的大型企業,在全球各地都有投資,為何他們不能來馬投資呢?

畢竟我們不能把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來自大陸的投資固然好,但是看看這次五一黃金周在大陸並未掀起大量的出遊潮,業者也發現大陸遊客的購買力大不如前。這已經釋放重要的訊號給我國政商民,加大力度擴展外資來源過刻不容緩。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