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9, 2025

火箭黃金十年最關鍵的是前三年

        昨天3月18號是民主行動黨正式成立59週年。後天3月21號是已故新古毛區州議員李繼香逝世一周年。我把這兩個日期放在一起,除了緬懷李繼香這位上一代60後行動黨人的辛勤努力,刻苦耐勞和“打死不走”的拼搏精神之外,也感謝她在我於2004年加入行動黨後所提供的訓練和提點。

        我當時領的永久黨員證由時任秘書長郭金福簽發。在新首相阿都拉效應之下,他以219票微差票數在堡壘區敗給馬華王乃志。

        當年的大選也是啟用新選區劃分的界限。據稱當時的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席經過劃分後成為一個華裔選民低於70巴仙的選區。

        當時李繼香跟我分享的粗線條計算是這樣的,民主行動黨最有勝算的選區一般須有華裔選民佔七成以上。在那個時候,巫印裔選民一向以來都是國陣的鐵票。所以我們不用奢望這三成的非華裔選票會投給我們。

        民主行動黨要贏只能靠剩餘七成的華裔選票。可是在這之中,馬華民政至少有兩成的黨員票,裡面有大約一成是馬華鐵票。民主行動黨也有大約三成的鐵票。中間選民則佔兩成到三成之間。因此如果民主行動黨要贏,就需要靠“風”。如果吹反風,民主行動黨則可以靠本身三成的華裔鐵票,再加另外三成的華裔游離票以及不到一成的馬華民政黨員票過關。

        行情好的話多數票可以超過一萬張。如果沒有吹反風,那麼民主行動黨可能會以數百或千多張多數票敗給國陣,或者在堡壘區區只能以三五千張多數票過關。

        民主行動黨秘書長郭金福在2004年以219張多數票飲恨沙場,導因就是選區劃分。在1999年的升旗山國會議席選舉,時任秘書長林吉祥以104張多數票輸掉,也是因為和伊斯蘭黨結盟,“風向不對”所致。在這兩屆的選舉,民主行動黨的兩任秘書長都是因為大選失敗而辭掉秘書長一職。

        根據我國法律,任何人出獄後五年不得參與任何選舉,也不能出任任何政黨黨職。如果我沒記錯,林冠英的大限在2004年5月到期,可是大選卻落在同年3月,因此無緣參選。直到同年9月在怡保的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林冠英才中選為民主行動黨第五任秘書長。

        林冠英上任後就在2006年建議修改黨章,即把現有黨章第二章原有的6條宗旨擴大到18條。是次建議隨後在黨內還掀起一陣關於“社會民主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之爭。這項修改也建議在黨章內針對多項課題納入更詳細的詮釋,包括兩性平等、勞工權利和地方政府選擇。最後還是順利修改黨章。

        郭金福也是在接任秘書長後修改黨章限制秘書長任期。從這個脈絡來看,新任秘書長們都會在上任後修改黨章,以彰顯他的領導風格。這是正常且必須的。如果沒有動搖黨的根基,黨員們必須予配合和貫徹。

        所謂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未來要打造黃金十年,前面三年的任期最為關鍵。新任領導層必須維持民主行動黨未來三年在團結政府的優勢。除了要維持現有國州議席的數目,也必須善用迂迴戰術爭取更多上陣議席,包括在砂朥越州的州議席。

對內,黨組織部必須加速黨組織管理的數碼化,畢竟現在的民主行動黨是一個擁有上千個活躍支部的大黨。這樣一來,民主行動黨也可以更輕易地借用社團註冊局的資源過濾新黨員。這是我一點建議,希望新任中委會聽到。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