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董總主席拿督陳友信日前表示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是董總目前最核心的任務,同時採取多方策略尋求突破,包括像砂朥越打破格局,先局部承認,然後在西馬也希望能夠在相關州屬取得試點承認,為進一步全面承認統考文憑打造有利時間表。
爭取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是時代產物。它始於1973年的獨中復興運動。當時的華社為何承認統考文憑?第一個原因是出於爭取政府對馬來西亞華裔文化的認同和熱愛。
七十年代的獨中課程綱要主要還是源自大陸或台灣,這肯定無法獲得本國政府承認。因此獨中課本和課程綱要多次參考馬來西亞教育部的課程綱要,把許多本土色彩寫進獨中課程綱要。現在的獨中可課程綱要更貼近本土,也和世界接軌,即豐富又多元。如把政治考量撇開,承認統考文憑應該問題不大。
第二就是希望能夠造為獨中統考文憑的華裔子弟造就更多的出路。在那個時候,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學府幾乎全部都是國立大學,幾乎沒有私立大專。因此獨中生如果沒有SPM或STPM,唯一的出路的前往英美澳星或中華民國台灣升學。
我們再拿以上的原因對比現在的事實。事實一:承認獨中文憑還是華社的長期願望。
雖然這個願望曾經這麼近那麼遠,但是華社不曾放棄。值得留意的是,經過上回無法兌現承諾承認統考文憑後,華社也認清現實,即從承認統考文憑並不會隨著政權更迭而立即獲得承認。換句話說,承認統考還是有許多無形障礙需要跨越。
甚至在網絡和獨中朋友圈中,他們之中有者對政府是否承認統考文憑開始感到不以為然。這是因為他們沒打算在公共領域服務,也有能力報讀外國大學或私立學院。
雖然如此,大家還是認為,既然政治人物曾經許下承諾,那就必須落實。如果無法落實,則必須想向人民交代。
另一個說法就是,一般成績好的獨中生都會報考政府考試,因此如果他們想申請政府大學或當公務員,他們可以還可以使用手上的SPM或STPM。
當然,我們也必須知道並不是每一個獨中生會獲通過篩選報讀和報考政府考試。許多馬來西亞政府開辦的技術學院對錄取學生的學術表現並沒有嚴格要求。一些社區學院甚至有教無類,連榜末考生也招進去。
對此,允許我斗膽向董總建議進行一個內部調查,對象針對在籍獨中生與家長以及畢業生,到底他們怎麼看待政府是否承認統考?是強烈要求,還是可有可無?
拿督陳友信也提到砂朥越。其實不僅是砂朥越州政府旗下的私立大專承認統考文憑,西馬的雪蘭莪州也幾乎在同樣時間宣布旗下所擁有的雪州大學(Unisel)承認統考文憑。
這就來到第二個事實:雖然一些州政府承認了統考文憑,但是到底有無獨中生以統考文憑申請報讀?我估計有能力承辦本身私立大專的州屬不多,但是除了雪砂二州,其他州政府也有自己的私立大專嗎?
最近我和剛受委當上議員的雪州大學校長見面。他告訴我雪州大學的華裔生並不多,甚至印裔學生比華裔生還多。既然華裔生不多,大家可以估計到底以統考文憑進入雪州大學的到底有多少?
至於砂朥越三承認統文憑的大專院校之中,即科廷大學馬來西亞砂拉越分校、斯威本科技大學砂拉越分校、砂拉越科技大學、砂拉越卓越技術中心(Centexs)和i-CATS大學學院,到底這些私立學校裡有多少學生是單純以獨中統考文憑申請?
如果以上問題我們能夠獲得紮實的答案,這將大大助益我們在爭取政府承認統考文憑,釐清重輕和優先秩序。
劉永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