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30, 2025

說到299令吉的攝影配套

        最近一名馬來西亞全職攝影師通過主持人小馬的《老闆不敢發的朋友圈“單元投稿表示,自從馬中兩國互免簽證開跑之後,許多大陸攝影師團隊直接飛來馬來西亞接單,主打299令吉『便宜、快速、出圖漂亮』配套,變相壓縮本地攝影師的競爭空間。

        無獨有偶,拿督劉明接受BFM財今電台訪問也對大陸產品在無法出口至美國的情況之下會轉來馬來西亞傾銷,進一步打壓馬來西亞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最近醬油商公會也發表同樣的擔憂。中馬醬油廠商公會會長文兆良表示,馬來西亞目前有超過八萬家大陸人開設的餐飲業門市,後者採取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即食材、調味料、廁紙等都是來自大陸,本地醬油業者並沒有因為市場擴大了而得利。

        我有一位做裝修的朋友曾向我分享,他有一位長期客戶向他索取報價單,他按照要求提供報價。可是客戶遲遲沒有回應。沒想到他幾天后經過客戶的店面,發現裡面有三五位大陸工人在現場開工。經查詢下發現他們以遊客身份訪馬,借免簽證方便進來十多天。竣工後領工資就回國,無須繳付任何賦稅或所得稅。

        馬來西亞當初不僅提供大陸遊客免簽證的方便,同時也給印度和土耳其的遊客同樣的方便,為何我們沒有聽過印度或土耳其的廉價勞工湧入大馬?為何我們沒有聽說印度和土耳其的廉價商品湧入馬來西亞消費市場,擠壓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和零售業的生存空間?

        這點值得我們思考。

        我不是保護主義者。我認為既然馬來西亞是一個市場經濟體,也是世貿組織和CPTTP成員國,馬來西亞有義務遵循這些國際貿易條約和組織所製定的遊戲規則。

        但是如果有人違反遊戲規則,甚至進一步直接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政府絕對不能坐視不理。政府必須思考的是:如何能在沒有抵觸遊戲規則協助中小企業,如何解決外勞湧入我國搶灘?

        我曾經提到,ETA或許可以解決外國人入境大馬進行刑事活動,但是ETA更有效的就是阻止外國人士進入我國非法就業。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略修改《2010年競爭法令》。確保馬來西亞廠商若非法僱用外勞或外籍承包商,也會面對法令製裁。

        馬來西亞競爭委員會(MyCC)其實已經通過媒體監督制止國內所有違反競爭法的商業活動,那麼他們也必須監督在社交媒體氾濫成災的廣告。例如針對上面的這位攝影師的情況,有關攝影師何不向MyCC舉報這些違反公平競爭的商業活動?

最近巴生皇城市政廳端出新政,自2025年6月1日起禁止所有地方政府管轄下的公共巴剎餐飲小販聘用外勞或獲得永久居留的外籍人士擔任小販助手,也就是所謂的『勞闆』。即便是本地員工也必須向地方政府登記。

        我認為這是其中一項地方政府可以實行的方案。雖然外籍勞工離鄉背井來馬,甚至願意工作更長的時間,可是本地勞工除了工作,也必須兼顧家裡的大小事,根本沒有辦法像外勞一樣從早做到晚。因此政府的政策必須盡可能公平對待本地和外籍勞工。

        這些政策離不開有效執法。因此我認為現在是時候努力推廣數碼身份(DigitalID)的運用,使用人臉識別來辨別所有的外籍員工和入境我國的遊客。 移民廳的數據必須公開和其他執法單位分享,確保所有執法單位能夠有效地取締違規的外籍人士。

        馬來西亞自2024年就已經針對從海外網購的低價值商品,即低於五百令吉的商品徵收10吧仙的銷售稅。我認為這還不夠。貿消部可以考慮加強馬來西亞的商標法,規定所有在大馬上架的商品必須展示國貨百分比據多少吧仙。

        例如某商品的生產成本是100元,裡面的零部件可以來自世界許多國家。身為馬來西亞消費者,我有興趣知道在這100令吉裡面,生產商到底花了多少錢來購買來自馬來西亞原料、零件或服務?

        我們不祈求全部商品都是國貨,但是如果有關商品一般以上的生產成本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再對比同樣性質的商品,但是沒有辦法確認到底馬來西亞的部分佔據多少吧仙,那麼身為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到底要購買哪一件商品?

        到底政府還可以做些什麼?大家一起討論吧。

劉永山

Sunday, April 27, 2025

制定公平清楚遊戲規則很重要

        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日前已經在華盛頓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特尼Howard Lutnick)和貿易代表葛雷爾(Jamieson Greer)。據稱大馬是繼日本和越南之後第三個和雷特你與葛雷爾談判的國家。

        第二財長阿米爾日前也是人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春季會議。

        我對阿米爾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提到的公平貿易協議特別有興趣。根據《星洲日報》的轉載報導,阿米爾說:“就將所有的東西放在談判桌,去討論什麼是公平,抑或什麼是不公平。”


        換句話說,馬來西亞代表團面對美國,必須把所有的事實擺在雷特尼與葛雷爾面前,讓他們知道馬來西亞從美國多買或少買什麼、美國從馬來西亞又多買或少買什麼,以及未來兩國能夠跟對方再多買些什麼東西?

        貿工部在東姑扎夫魯和兩人會面後也發表文告,願意就四大關鍵議題與美國談判,即減少貿易逆差、解決非關稅堡壘、加強科技安全防護以及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的可能性。

        就“減少貿易逆差”和“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文字,我們可以窺探馬美兩國未來的經貿合作將會朝向哪一個方向。

        短期之內,馬來西和美國肯定會嘗試達到雙贏,即馬來西亞會提高美國的進口,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也將會告訴美國,即馬來西亞每年對美國的服務貿易是逆差的。例如馬來西亞消費者所消費使用的微軟服務、在谷歌、面子書甚至是Youtube打廣告的廣告費,全部都是流向美國。

        至於“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難道東姑扎夫魯說的是馬美自由貿易協定?馬美自貿協定自奧巴馬時代就已經開始啟動,但由于兩國後來在國內面對壓力,因此談判擱置。如今事過境遷,如果兩國能夠恢復談判,相信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有利。

        這尤其是馬來西亞和英國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TP)成員國之一,而美國則不是。因此對馬來西亞來說,如果能夠和美國談成自貿協定,再加上馬來西亞和英國和中國的商貿關係,這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有利。

        當然,對向馬來西亞此等小國來說,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制定公平和清楚的遊戲規則。”

        要了解什麼是公平和清楚的遊戲規則,我邀請讀者閱讀前中華民國台灣經濟部長尹啟銘從公職退下來後撰寫一本題為《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的書。裡面第五章——美中貿易戰撼動全球,就提到提到許多關於美中貿易戰的前沿和背景資料。其中大部分都是關於許多針對商貿遊戲規則糾紛。

        美國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沒有依循其所作出的承諾改革國內的經濟和政治體制,反而遊走在邊緣和灰色地帶佔便宜。中國則否認美國的指責,並認為美國每次都會祭出各種理由和手段幹掉世界經濟老二。世貿組織則是一個過去幾十年不曾經歷任何重大改革的國際組織,許多成員國投訴它無法保護本身利益,可是它的改革步伐卻非常緩慢。

        即時今天沒有高達145吧仙的關稅,中美兩國已經不存在任何貿易。馬來西亞本來高度依賴國際貿易來促進我們的經濟發展,日後這個途徑將承受更大打擊。

        過去熟悉的全球穩定短期內不會恢復,保護小國的規則也難再維繫。一旦國際規範日漸式微,國際機構弱化、規範瓦解、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就會開始抬頭。許多國家將會出現集權統治、民主價值日漸式微,國家領導基於狹隘的自身利益被迫以武力或施壓達成目的,各國保持獨立自主的成本顯著增加。

        上一次類似情況就是1930年代——本來就是美國制裁日本,禁止售賣原油給日本,導致貿易戰升級為武裝衝突,最終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無人能預測當前局勢未來數月或數年的發展,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全球危機正在累積醞釀,時刻保持警惕、強化經濟和科技能力,並與理念相近的國家,相信良善力量的組織加強合作。

        馬來西亞也必須比許多國家作更充分的準備。因此,强化憲制民主,改善行政效率、推動進步立法、强化司法獨立等都是最基本的功夫。

        中華民國先總統孫中山先生在《中國人之直言》曾經提到:“我的建議是,美國的資本家們與中國人聯合共同開發中國的實業,美國人提供機器和負責外國專家們的開支,中國人提供原料和人力合作的基礎,建立於平等互惠的原則上。”

        萬變不離其宗,時隔一百多年的馬來西亞,何不也站在同樣高度上,讓美企和陸資來馬投資生產?如果我們能夠在公平合作的基礎上,不走邊緣灰色地帶,規規矩矩把高質量的服務商品輸出到全世界,包括美國和大陸地區。何樂而不為?

        我始終相信,前路雖更艱難,但只要一心不亂,團結堅定,馬來西亞必能在動盪世界中屹立不倒,甚至可以為穩定全球貿易作出貢獻。

劉永山


Wednesday, April 23, 2025

佩戴國旗扣章感覺如何?

        最近許多關於馬來西亞國旗輝煌條紋的新聞。有一則新聞曾經引起熱議,可是後來卻沒人注意,但是發生后卻很有意義,那就是教育部規定中小學生開學後要佩戴國旗扣章。

        我閲讀各語文媒體的報道,尤其是華文媒體的報道,竟然發現學生與家長的反饋都是正面的。這點倒是令人覺得驚訝。

        這是因爲佩戴國旗扣章的新聞曾經在不同社群引起不同的看法,即便在華社也有不同的回響。倘若處理不當,隨時遭政客炒作。

        有學生們甚至回應佩戴扣章感覺自豪。更多時候我看這事感覺威風。

        我在怡保三德讀書生涯也曾有這種感覺。許多與我同輩的學生參加學會或團體生活,都會有佩戴領口扣章(collar badge)的習慣。在我的年代,除了領口扣章,校徽也是用鐵片做成的扣章。一當佩戴扣章,自豪感油然而生。

Tuesday, April 22, 2025

世界格局忠奸善惡並無絕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才前腳剛離開馬來西亞,美國一位保守派新聞評論員Bill O‘Reilly後腳卻揶揄馬來(馬來西亞)不是富國,沒錢購買中國大陸商品。

        可想而知,他這番言論即刻引起馬來西亞各階層的反彈。許多人對這個美國佬的狂傲自大嗤之以鼻。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有許多商家確實擔心,如果大陸本來要銷往美國的商品被迫以低價傾銷到馬來西亞,這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意?

        美國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其憲法闡明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因此只要任何新聞從業員沒有觸犯法律,他們可以自由提出評論。加上這位美國佬只是媒體人,他並非政府官員也不是政治人物。馬來西亞能夠做的,或許只是禁足他入境馬來西亞。

        言論自由是我們所認同的普世價值觀,可是卻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實行同樣的標準。俄羅斯、大陸、越南等國家便是最好的例子。既然我們相信言論自由,我們更不能無視這個最基本的區分。

        這類言論將會進一步削減普羅大眾對美國的好感,直接強化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可是,他的看法不能代表主流美國人。什麼是美國人的主流想法,這就得看川普為何上台?

無意錯誤報道及蓄意捏造謊言是兩回事

        《星洲日報》最近因錯誤使用AI繪製的馬來西亞國旗引起熱議。

        目前《星洲日報》已經在電子報版本修改錯誤的國旗、以三語刊登道歉啟事。警方接獲民眾報案後著手調查此事。警方在錄取兩位編輯的口供後三小時便釋放兩人,目前兩位編輯已遭暫時停職。警方也把查案報告交由總檢察署決定是否要控上法庭。

        先從法律的角度來談。警方援引《1963年徽章和名字(防範不當使用)法令》第(3)(1)(c)以及《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第(4)(1)(b)條文來調查《星洲日報》。

        如果總檢察署以《1963年徽章和名字(防範不當使用)法令》第(3)(1)(c)來控告兩人,那麼一旦有罪,兩人將會面對最高1000令吉的罰款。

        如果總檢察署以《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第(4)(1)(b)條文來控告兩者,則兩者將會面對罰款不超過兩萬令吉、監禁不超過三年或兩者兼施。

        不管從檢察署援引哪一個法令,從刑罰規模來看,這是屬於推事庭(Magistrate Court)的級別,比地庭(Session Court)還低。

        我們在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既然已經犯上錯誤使用國旗,媒體道歉認錯乃是無可厚非。

Wednesday, April 16, 2025

何不委任東姑扎夫魯當駐美大使?

        此時正值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各國實行對等關稅之際,馬來西亞駐美大使一職卻長期懸空。這樣下去,美國政府會否認爲馬來西亞不認真看待和美國的外交關係?這樣又會否影響我國的利益?

        最近首相安華宣布將派遣國際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前往美國和美國政府針對對等關稅進行談判。與其推薦他出任下一任羽總會長,為何不委任他出任我國下一任駐美大使來延續政治生命?

        雖然我曾經在2022年在本欄撰文調侃東姑扎夫魯,但是縱觀他出任國際貿工部長的表現,我覺得駐美大使這個官差最適合現在的他。

        如果讀者們沒有忘記,在2022年3月,財長扎夫魯當時曾經堅決反對讓公積金局會員再一次提出存款。

        當時東姑扎夫魯曾說,寧可辭職也不妥協於錯誤決定。雖然他的態度強硬,引起大批網民討伐。時任首相伊斯邁還是允許公積金局會員再一次申請一萬令吉特別提款應急。

        當時的扎夫魯並沒有辭職。這就是我當時調侃他的原因。

        東姑扎夫魯并不是第一位從商界轉換跑到從政的部長,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回顧他的政治歷程。

        2020年3月9日,當時的他還是聯昌銀行集團總執行長。他在受委為上議員後於同一天辭去總執行長職,轉任財政部長。

        2022年11月,他辭去上議員職,並以國陣巫統候選人在全國大選中上陣瓜拉雪蘭莪國席,但最終敗給原區守土的誠信黨候選人拿督斯理祖基菲禮阿末。

        同年12月,東姑扎夫魯受委貿工部長,並再度宣誓就任為上議員。

        東姑扎夫魯本來在2023年8月的雪州州選爭取代表雪州巫統出戰其中一個州議席,無奈基於黨內人事問題而無法獲委上陣,只能繼續以上議員的身份出任國際貿工部長迄今。

        東姑扎夫魯的任期將於今年12月截至。根據《聯邦憲法》,一名上議員只能當最多兩任。由於這已是東姑扎夫魯的第二個任期,因此他必須在任期届滿後卸職。由於他不再是國會議員,這表示他也必須一并卸下內閣部長職。

        今年年初曾謠傳他將退出巫統加入公正黨。雖然這不至於要進行補選,但是巫統内部對這嗤之以鼻。然而對東姑扎夫魯來説,繼續留在巫統會有怎樣的發揮空間?

        我個人認爲東姑扎夫魯在團結政府之下出任國際貿工部長的表現不俗。在安華的領導之下,他一直跟進每一項重大的外貿投資。留意投資議題的必定知道,每年MIDA報告裏提到的數據大多都是潛在投資數額,東姑扎夫魯所領導的貿工部必須努力跟進,要不然很可能一切成爲徒然。

        此外,貿工部也必須積極和每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協調,確保來馬的投資者在落地抵達後做到無縫接軌。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往往看得出一名部長的實幹能力。

        有鑒於此,我斗膽建議,既然團結政府肯定東姑扎夫魯的能力,同時希望在他卸下上議員的職位后能夠延續他的政治生命,與其推薦他出任馬來西亞羽球總會會長,倒不如考慮委任他出任下一任的駐美大使?

        更何況,委任大使一般由首相向最高元首推薦,中間並不涉及太多的法律程序。東姑扎夫魯可以成爲駐美大使兩三年,把馬美關係推高后再回國參選也不是問題。

劉永山


Sunday, April 13, 2025

芬太尼在大馬出現了

        最近副警察總長阿育漢在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出席污水分析研究設備啟用儀式時說,警方通過污水分析發現,越來越多人濫用芬太尼(Fentanyl)。

        什麼是芬太尼?

        網絡資料,芬太尼是一種人造的強效藥物,主要作麻醉和鎮痛,起效迅速,作用時間極短。其鎮痛效力比海洛因強30至50倍,比嗎啡強100倍。臨床用於麻醉前給藥及全身麻醉誘導、手術前中後鎮痛與疼痛管理,以及癌症止痛,或用作鎮靜劑。

        當然,任何麻醉劑遭濫用就變成毒品,而且會讓人上癮。美國和大陸的貿易核戰正打得火熱,芬太尼就是導引之一。

        美國政府表示芬太尼僅僅在去年造成7萬名美國公民失去性命或家庭成員。芬太尼大多混入一般的藥物,通過墨西哥的販毒分子和人蛇集團走私進入美國。

        川普進一步指責生產芬太尼的原料大多來自大陸,並且通過大陸公司或個人在墨西哥設立的工廠生產芬太尼,然後再走私進入美國。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這類毒品大多都是通過小型車輛通過關卡進入美國境內。各州總檢查署在境內追查的毒梟除了墨西哥公民以外,也包括許多獲得美國國籍的墨西哥公民和大陸公民。

Wednesday, April 09, 2025

耐心等待爆炸案調查報告出爐

        國油位於雪州布特拉高原的一條液化天然氣輸送管上周因發生泄漏爆炸引起大火,燒毀或燒壞百餘閒居所。

        目前可以斷定的是,事發地段屬國油運輸管保留地。有目擊證人在事發前看見承包商在該地段挖掘泥土。根據媒體報導,該承包商是附近店屋發展商所委任,主要在該地段安置排污管。同樣有報導指居民曾向地方政府投訴為何允許承包商在該敏感地段施工?

        首邦市市長拿督阿米魯向媒體確認收到來自居民的投訴,但是無法想起是在何時收到投訴。無論如何,他表示承包商是在獲得准證的情況下施工。

        對放火稍有常識的都知道,燃燒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也就是燃料、氧氣和高溫。這裡說的高溫,可以是點火機、靜電、雷電等等。要燃燒,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Sunday, April 06, 2025

關稅大棒來了,該怎麼辦?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全球60多個和美國貿易順差巨大或對美國商品設置高壁壘國家實行對等關稅,全世界為之嘩然。

        馬來西亞不幸榜上有名,遭徵收高達24巴仙的關稅。川普之前已經多次揚言要揮舞關稅大棒,當時提到的國家有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越南,現在的清單出現更多國家。

        馬來西亞必須如何應付?

        首相安華在週五(4月4號)晚上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政府的這項新措施。隨後貿工部也發表了文告解釋當晚會議討論內容、目前馬美兩國的貿易情況、馬來西亞目前的經濟表現以及未來的應對措施。

        民間組織也針對此事提出看法。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建議政府為我國企業協助擴大國際市場,以及提供更多財政援助提升產能。馬來西亞廠商聯合會呼籲政府暫緩施行一系列對企業不利的措施,例如擴大SST徵稅的範圍以及調漲電費。

Wednesday, April 02, 2025

我對氣球哥的看法

        最近一名來自彭亨州而連突的巫裔氣球小販在吉隆坡峇度律(現稱端姑阿都拉曼路)被指無牌營業,結果遭吉隆坡市政局執法人員扛上,最終因和執法人民發生集體衝突,被迫送院就醫。

        這事剛好發生在齋戒月末,因此毫無倖免地再一次遭有心人把它當作種族宗教議題炒作。

        團結政府要員趕緊出來滅火,希望這個議題不會讓馬來穆斯林同胞再次覺得遭人圍城的心態。

        另外,吉隆坡市政局也出來為自己人開解。一時之間,誰對誰錯?

        當地方政府和縣土地局的執法人員不是一件好差事,因為分分鐘會落得內外不是人。

        倘若依法行事,可能會得罪一些利益人士。如果對違規者網開一面,則面對眾人輿論紛飛,說執法不嚴,收取賄賂等等。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