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06, 2025

關稅大棒來了,該怎麼辦?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全球60多個和美國貿易順差巨大或對美國商品設置高壁壘國家實行對等關稅,全世界為之嘩然。

        馬來西亞不幸榜上有名,遭徵收高達24巴仙的關稅。川普之前已經多次揚言要揮舞關稅大棒,當時提到的國家有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越南,現在的清單出現更多國家。

        馬來西亞必須如何應付?

        首相安華在週五(4月4號)晚上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政府的這項新措施。隨後貿工部也發表了文告解釋當晚會議討論內容、目前馬美兩國的貿易情況、馬來西亞目前的經濟表現以及未來的應對措施。

        民間組織也針對此事提出看法。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建議政府為我國企業協助擴大國際市場,以及提供更多財政援助提升產能。馬來西亞廠商聯合會呼籲政府暫緩施行一系列對企業不利的措施,例如擴大SST徵稅的範圍以及調漲電費。

        此次美國商務部擬定的國家清單更多。如果大家稍有留意,清單裡面也有許多美國的傳統盟友如英國、日本、台灣、南韓、以色列菲律賓、澳洲和新加坡。以色列和越南隨後宣布對美國商品免除賦稅,以期在生效前獲得美國批准暫緩實行對等關稅。

        我希望政府尤其是貿消部在川普宣布之前已經作十足準備。雖然貿工部的文告表示他們已經做好準備,但是24巴仙的關稅還是比預期中還要高。目前雖然政府不打算採取報復行動,但是這是正確的表態。這是因為馬來西亞沒有任何籌碼可以和美國玩貿易戰。上世紀的Buy British Last,也不因為英國已經不再是世界老大了。

        當然,一旦各國採取報復性的措施,那麼上世紀20年代末的經濟大蕭條將會重臨。這樣的結局是一場災難。現在的馬來西亞比以往更需要更多朋友。

        我不認為川普在實行對等關稅後,美國大廠就一定把產業鏈搬回美國?如果搬不回,美國人豈不為這項政策買單?我在許多文章曾經提過,川普曾經是一名商人。雖然網絡上有人批評他使用的數據不准確,但是他並不在乎。川普要這些國家主動上門談判。因此,這些關稅在談判後還會調整。

        談判的中間人最為關鍵。這就是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和馬來西亞駐美國大使。我們的問題就是迄今駐美大使的人選尚未敲定,長久下去將會影響各個部門與政府的談判。希望政府可以在未來三個月之內針對人選拍板定案。

        至於這24巴仙是如何得來?其實都不重要。但是有一點必須留意。川普肯定知道許多大陸廠家為逃避美國關稅而出海,首選目的地就是東盟十國,尤其是馬來西亞。

        清單上面也有許多東盟國家和東亞國家如中華民國台灣、日本和韓國,因此我覺得馬來西亞必須善用東盟主席國的優勢,統一東盟立場,與這些東亞國家達致共識,以統一的立場和美國磋商。

        此外,馬來西亞目前是CPTTP成員國之一,我們也應該善用這個地位擴大大馬企業在海外的市場。由於英國也是成員國之一,因此我認為馬來西亞可以和英國建立更密切的經貿關係。

        談到英國,這個國家雖已不再是日不落帝國,但還是有一定江湖地位,也是英聯邦國家重要成員國之一。因此馬來西亞、印度、澳洲和英國等國必須在美俄羅中歐以外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