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7, 2025

制定公平清楚遊戲規則很重要

        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日前已經在華盛頓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特尼Howard Lutnick)和貿易代表葛雷爾(Jamieson Greer)。據稱大馬是繼日本和越南之後第三個和雷特你與葛雷爾談判的國家。

        第二財長阿米爾日前也是人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春季會議。

        我對阿米爾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提到的公平貿易協議特別有興趣。根據《星洲日報》的轉載報導,阿米爾說:“就將所有的東西放在談判桌,去討論什麼是公平,抑或什麼是不公平。”


        換句話說,馬來西亞代表團面對美國,必須把所有的事實擺在雷特尼與葛雷爾面前,讓他們知道馬來西亞從美國多買或少買什麼、美國從馬來西亞又多買或少買什麼,以及未來兩國能夠跟對方再多買些什麼東西?

        貿工部在東姑扎夫魯和兩人會面後也發表文告,願意就四大關鍵議題與美國談判,即減少貿易逆差、解決非關稅堡壘、加強科技安全防護以及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的可能性。

        就“減少貿易逆差”和“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文字,我們可以窺探馬美兩國未來的經貿合作將會朝向哪一個方向。

        短期之內,馬來西和美國肯定會嘗試達到雙贏,即馬來西亞會提高美國的進口,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也將會告訴美國,即馬來西亞每年對美國的服務貿易是逆差的。例如馬來西亞消費者所消費使用的微軟服務、在谷歌、面子書甚至是Youtube打廣告的廣告費,全部都是流向美國。

        至於“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難道東姑扎夫魯說的是馬美自由貿易協定?馬美自貿協定自奧巴馬時代就已經開始啟動,但由于兩國後來在國內面對壓力,因此談判擱置。如今事過境遷,如果兩國能夠恢復談判,相信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有利。

        這尤其是馬來西亞和英國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TP)成員國之一,而美國則不是。因此對馬來西亞來說,如果能夠和美國談成自貿協定,再加上馬來西亞和英國和中國的商貿關係,這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有利。

        當然,對向馬來西亞此等小國來說,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制定公平和清楚的遊戲規則。”

        要了解什麼是公平和清楚的遊戲規則,我邀請讀者閱讀前中華民國台灣經濟部長尹啟銘從公職退下來後撰寫一本題為《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的書。裡面第五章——美中貿易戰撼動全球,就提到提到許多關於美中貿易戰的前沿和背景資料。其中大部分都是關於許多針對商貿遊戲規則糾紛。

        美國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沒有依循其所作出的承諾改革國內的經濟和政治體制,反而遊走在邊緣和灰色地帶佔便宜。中國則否認美國的指責,並認為美國每次都會祭出各種理由和手段幹掉世界經濟老二。世貿組織則是一個過去幾十年不曾經歷任何重大改革的國際組織,許多成員國投訴它無法保護本身利益,可是它的改革步伐卻非常緩慢。

        即時今天沒有高達145吧仙的關稅,中美兩國已經不存在任何貿易。馬來西亞本來高度依賴國際貿易來促進我們的經濟發展,日後這個途徑將承受更大打擊。

        過去熟悉的全球穩定短期內不會恢復,保護小國的規則也難再維繫。一旦國際規範日漸式微,國際機構弱化、規範瓦解、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就會開始抬頭。許多國家將會出現集權統治、民主價值日漸式微,國家領導基於狹隘的自身利益被迫以武力或施壓達成目的,各國保持獨立自主的成本顯著增加。

        上一次類似情況就是1930年代——本來就是美國制裁日本,禁止售賣原油給日本,導致貿易戰升級為武裝衝突,最終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無人能預測當前局勢未來數月或數年的發展,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全球危機正在累積醞釀,時刻保持警惕、強化經濟和科技能力,並與理念相近的國家,相信良善力量的組織加強合作。

        馬來西亞也必須比許多國家作更充分的準備。因此,强化憲制民主,改善行政效率、推動進步立法、强化司法獨立等都是最基本的功夫。

        中華民國先總統孫中山先生在《中國人之直言》曾經提到:“我的建議是,美國的資本家們與中國人聯合共同開發中國的實業,美國人提供機器和負責外國專家們的開支,中國人提供原料和人力合作的基礎,建立於平等互惠的原則上。”

        萬變不離其宗,時隔一百多年的馬來西亞,何不也站在同樣高度上,讓美企和陸資來馬投資生產?如果我們能夠在公平合作的基礎上,不走邊緣灰色地帶,規規矩矩把高質量的服務商品輸出到全世界,包括美國和大陸地區。何樂而不為?

        我始終相信,前路雖更艱難,但只要一心不亂,團結堅定,馬來西亞必能在動盪世界中屹立不倒,甚至可以為穩定全球貿易作出貢獻。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