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社论‧2008.06.20
雪州投资机构以120亿令吉收购州內4家水供资產,以提升服务素质与降低水费成本,这是雪州政府水资源大整合的前奏;这家整合后的水供公司控制逾70%的市场,崛起成为雪州水供龙头,一方面吸纳从本月起实施的州內家庭用水首20立方米免费用水计划,一方面缓解明年水费调涨问题。
据悉,雪州政府將分3阶段完成重组水供的工作:其一是研究缴费系统;其二为重组水供公司,將数家主要公司合而为一;其三是依水价成本检討款项的分配。这仅仅是政府水资源大整合的初步阶段。为了不让州政府家庭免费用水的承诺不跳票,即便州政府与水供公司仍对重组的条件看法分歧,不过仍如期宣佈家庭免费用水措施;目前应变的作法显然只是救急,只不过衍生的相关问题也不少,例如雪州家庭水供用户高达110万,若以每户11令吉回扣计算,每月州政府须额外承担1100万令吉,这又是一笔多出的巨额开支,现在州政府財政究意不比当年。
其次,中央政府已表明,一旦国家水供服务委员会统一制定水费的机制,各州水供公司在处理生水及净水过程收费受到限制。换言之,今后任何水供公司的利润比率不会偏高,因此州政府要提供首20立方米的免费水,只有津贴水供公司一途;对此雪州政府仅以重组后的水供公司將有不同的水费计算法作回应,並未就统一水费问题的处理深入探討,显然州政府与中央对征收水费看法仍存有落差。
除了水费问题外,眼前最迫切的是水资源日渐匱乏。根据调查报告,过去几年雪州陆续面对水源不足的问题,因此每一年雪州都得从彭亨跨州输水,为了让输水系统正常化,目前正投入巨资兴建水道、抽水站输水管、建造水埧及滤水厂。燃眉之急是暂时解决了,既然是跨州输水,就不能保证未来不会供应无虞,最后还是要回到州內水资源的开发上。过去政府也曾在乌鲁冷岳一带探勘新水源,估计待完成可增加数十亿立方米的水,问题是这全部都建立在有足够水源可资会聚的乐观预期上,隨著长年的滥垦,一些地区早已出现严重水土失衡,不仅水埧水位降低,水源受污染的情况也亮起红灯。一些报告甚至指出,今年开始雪州等水供不足问题会逐步恶化。
可以说,我们將逐步迈入水源匱乏的国家,但所有用水的习惯与文化,却十足显示本地的水源依旧取之石尽、用之不竭,政府不妨自我检討,缺水的警讯绝非自今日始,但多年来,除了向跨州输水、建水埧,还做了些甚么?水资源管理权限不统一的弊病依旧,水供公司坐地起价依旧、水供不稳定水质不佳依旧,以及牵就发展甚少考虑水土保育,更別说一些水源区受垃圾污染的问题了。
而社会大眾也不妨自问,除了抗拒水费调涨外,有无落实节约用水?有无致力开发水的循环利用?我国缺水或许有天灾的因素,但导因於人祸的缘由恐怕更多。
雪州等人口稠密的地区遇上水荒,在立即调度他州水源支应,或许可以勉强撑过去,但水资源的调度毕竟不能经常性的面对危机处理,在还来得及之前,一个因应全球气候暖化的水资源管理的思维与政策,必须要逐步推动了,否则水供不足、水荒频仍,绝不会只是偶发的警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