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9, 2018

如何處置退出巫統的議員?

就在上個星期我們還未地方選舉和簽署ICERD議題議論紛紛之際,沙巴州巫統爆發退黨潮。事情演變才一個星期,巫統即從一個擁有54個國會議席的第一大黨淪為只剩下37個議席的政黨,成為下議院第三大政黨,情況非常難堪。

許多政治分析家認為,巫統現在岌岌可危,隨時因為退黨潮而瓦解。巫統是否瓦解是其次,但是為什麼巫統議員要退黨?

巫統議員幾乎全數來自鄉區。鄉區議員一般認為他們必須成為執政黨議員,才能獲得政府的資源協助選民。對他們來說,在野黨議員監督和制衡政府的概念和角色是不實際且不存在的。

放大來看,這也凸顯主流馬來社會對政黨輪替,以及在野黨必須時刻制衡政府的概念完全摸不著頭腦。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18

恢復地方選舉須凝聚共識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昨日在布城舉辦一項研討會,討論如何強化地方政府的運作。開幕人敦馬哈迪醫生在記者會表示,地方政府選舉將可能涉及種族因素而無法進行。

敦馬哈迪在面對記者的問題時表示:“地方政府選舉可能會造成錯誤的政績,城市不同,鄉村也不同,兩者可能會有衝突。”

敦馬的這句話,足以顯示他對地方選舉的刻板印象還是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他或許意味在那個年代人們常因為地方選舉爭得頭破血流。其實五六十年代本來就是政治動盪的年代,馬來西亞(馬來亞)作為國際社會的一部份,自然無法倖免。

Wednesday, December 05, 2018

你對ICERD了解多深?

當馬來媒體和社群出現輿論討論簽署《消除一切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一事,我發現華裔社會和媒體僅僅出現一些表面文章和評論感到不解。這證明不僅馬來社群不明白ICERD為何事,甚至其他族群也不甚明白。

從大原則來說,簽署該國際公約以消除種族歧視、維護各族群合法權利與和睦生活是乃天下潮流。因此,如果馬來西亞政府不簽署,這肯定影響我們的國際形象。

然而,不簽署該公約不代表馬來西亞不能落實公約裡面的精神。該國際公約的最為有力的訴求就是強制要求簽約國制定法律和相關司法程序來維護宗教與族群和諧,推動國家和諧團結、和解融合,以制止種族衝突,消弭日益緊張的種族關係。倘若有簽約國違反承諾,該簽約國或可被帶上國際刑事法庭。

針對此事,馬來西亞《刑事法典》第295至298A條文敲好發揮功效,因為這些條文都是用以對付任何引發種族和及宗教騷亂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