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9, 2025

火箭黃金十年最關鍵的是前三年

        昨天3月18號是民主行動黨正式成立59週年。後天3月21號是已故新古毛區州議員李繼香逝世一周年。我把這兩個日期放在一起,除了緬懷李繼香這位上一代60後行動黨人的辛勤努力,刻苦耐勞和“打死不走”的拼搏精神之外,也感謝她在我於2004年加入行動黨後所提供的訓練和提點。

        我當時領的永久黨員證由時任秘書長郭金福簽發。在新首相阿都拉效應之下,他以219票微差票數在堡壘區敗給馬華王乃志。

        當年的大選也是啟用新選區劃分的界限。據稱當時的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席經過劃分後成為一個華裔選民低於70巴仙的選區。

        當時李繼香跟我分享的粗線條計算是這樣的,民主行動黨最有勝算的選區一般須有華裔選民佔七成以上。在那個時候,巫印裔選民一向以來都是國陣的鐵票。所以我們不用奢望這三成的非華裔選票會投給我們。

        民主行動黨要贏只能靠剩餘七成的華裔選票。可是在這之中,馬華民政至少有兩成的黨員票,裡面有大約一成是馬華鐵票。民主行動黨也有大約三成的鐵票。中間選民則佔兩成到三成之間。因此如果民主行動黨要贏,就需要靠“風”。如果吹反風,民主行動黨則可以靠本身三成的華裔鐵票,再加另外三成的華裔游離票以及不到一成的馬華民政黨員票過關。

Sunday, March 16, 2025

鞏固民主行動黨核心價值

        民主行動黨將在今天(3月16號)舉行第18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此次大會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遴選未來三年領導這個執政聯盟議席最多政黨的核心領導層。

        華文媒體在過去數周一直聚焦此次黨選誰上誰下,可是無法報導競選過程中比較細膩的觀察。

        我認為,代表們尤其是老黨員其實觀察得非常細膩。畢竟許多候選人都是國州議員,代表們其實對他們並不陌生。有些還曾經一起共事,因此代表們本身對他們的為人、態度和能力最為準確。

        這個世界一定會有一些人包裝得非常亮麗,可惜辦事能力一般。也有一些人是媒體的寵兒,懂得帶風向,製造輿論。也有的處事高調,可是平時不接電話,訊息大多已讀不回。又或者雷聲大雨點小,不管有事沒事每天早上都一定送上Good Morning,可是大難當前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謂拍照在前面,做事躲後面就是這個道理。

        也有候選人因為太過安分守己,在外被人批評的體無完膚,但是選區服務或施政表現,平時接聽電話,不管有事沒事都會盡快回覆短訊,宛如聽到、摸到、看到、感覺得到。



Wednesday, March 12, 2025

是時候為都更立法

        房地部最近在國會下議院提交《2025年都市更新法》,或簡稱為《都更法》。

        房地部長倪可敏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2025年都更法》是為了打造更宜居的現代化都市,以政策護航恢復和振興老舊城區及翻新陳舊建築物。

        根據城鄉規劃局的估計,國內一共有534個老舊社區適合進行都更。預計這些土地的總開發價值(GDV)估計約3225億令吉,這將大大刺激國內生產總值(GDP)。

        《2025年都更法》將專注四個方面,即都市重建(urban redevelopment)、都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都市振興(urban rejuvenation)和都市保護(urban conservation)。在這四個方案之中,只有都市重建涉及把原有老舊建築物拆除重建。

Sunday, March 09, 2025

《國防白皮書》進行到怎樣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周和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不歡而散,讓我想起來自台灣朋友的一句話:“靠天吃飯會餓死、靠人打戰會失敗。”

        川普和美國副總統萬斯認為澤倫斯基在白宮對美國指指點點而感到不滿。同樣的,澤倫斯基則因為川普當著記者面前公開說烏克蘭已經沒有談判籌碼而遭羞辱。萬斯這位80後副總統的發言似乎更加脫格和魯莽。

        對許多馬來西亞人來說,澤川大鬧白宮這齣戲碼肯定不是一件好事。雖然馬來西亞和美國沒有任何協防或安保合約,但是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坐井望天。

        對!我們可以批評川普和萬斯兩人狂傲。根據網絡新聞,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統計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開打以來,美國支援烏克蘭的相關撥款總計約1750億美元,其中1060億是直接送交烏克蘭,包括無償供應的武器彈藥以及補充烏克蘭各級政府的財政缺口等等。

Wednesday, March 05, 2025

公積金局吐氣揚眉

        公積金局公佈2024年派息6.3巴仙,許多人喜出望外,但是對那些長期留意公積金局投資表現的專家來說,這是有跡可尋的。

        副財政部長林慧英在去年多次對公積金局的派息利率表達樂觀。當然副部長並沒有把原因說清楚。直到公積金局作最後宣布後,大家才開始分析到底這6.3巴仙從何而來。

        根據財經雜誌《The Edge》在去年年味的報導,公積金局早在2024年前三個季度的表現遠勝於前年同時期的表現,因此斗膽猜測公積金局在2024年可能宣布比2023年更好的利率。

Sunday, March 02, 2025

我國須堅持和平解決地緣政治爭議

        最近《經濟學人》刊登一則報導,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拉攏發展中國家支持該國以「所有」統一手段。預計已經有70個國家承認大陸這樣的做法。根據報導,這樣的做法預計將會強化大陸武統台灣的合法性。

        《經濟學人》也報導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是在過去18個月內才採取新說法。 如果大多數國家都間接承認武統的合法性,聯合國實施制裁或譴責的機率也大大降低。全球對西方主導的制裁響應會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面對的制裁還低。 

        有趣的是,這一則報導特別提到馬來西亞。

        報道說就連與大陸有領土爭端、向來在台灣議題上避免選邊站的馬來西亞,也在2024年6月的聯合聲明採用新說法,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份,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國家統一」。過去多次出現的「和平」字眼不見了。

        這對馬來西亞未必是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