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州州務大臣阿茲敏在上週五也提呈2018年州政府的財政預算。明年雪州政府總收入為22億5000萬令吉,總支出是31億,赤字8億7000萬令吉。
同樣是赤字預算案,兩者大不相同。第一,這是雪州政府連續第四年提交赤字預算案,也意味州務大臣阿茲敏上任以來每年的預算案都是赤字預算案。至於聯邦政府,明年的赤字預算案已經進入第21個年頭。
為什麼會有赤字預算案?簡單來說,當經濟良好時,政府必須盡力達致收支平衡,開源節流,繳清所有的債務。當經濟表現不好,政府必須確保國內消費市場保持活力。政府的無形手就必須出來開工推動經濟,把平時儲存的“糧食”從國庫拿出來與民分享。
第二,雖然兩者都是赤字預算案,可是聯邦政府超過80巴仙的撥款都是用在行政開銷,只有區區的17巴仙用作發展開銷。雖然在理論上,政府的任何開銷都是為人民服務的開銷,但是發展開銷才是直接讓人民受惠的開銷。縱觀聯邦政府過去十多年的預算案,發展開銷的比例長期處理處於十多巴仙的水平,這是非常不健康的現象。
反觀2018年的雪州預算案,只有47巴仙充作行政開銷,其餘53巴仙都是發展開銷。這樣的預算案已經不是第一次。當雪州政府數年前開始提呈赤字預算案以來,雪州政府就已經把重點放在發展開銷,最重要的開銷就是砸資將近兩億令吉的巴生第三大橋。
此外,聯邦政府子2014年開始徵收消費稅以來,每年就從市場吸走420億令吉,導致民間銀庫緊縮。因此,州政府明年的各項福利開銷和惠民計劃除了火力全開之外,還多增幾項惠民計劃,確保中下階層的四十巴仙人民(B40)能夠從雪州政府的經濟蛋糕分一杯羹。
如此花錢,到了年尾州政府還有盈餘嗎?好消息就是——就算這樣,州政府的財務報告每年年尾結賬都有盈餘。這意味著州政府在過去一年努力開源節流,各項發展開銷和工程務必在期限和預算之內進行,把各項浪費降至最低,這樣才能在年尾把賬目轉紅為黑。
至於聯邦政府的賬目,我翻讀過去幾年國家銀行的報告,幾乎都是滿江紅——年頭的預算案是赤字預算,年尾結賬的時候也是紅字。這也不難解釋為何我國國際儲備金每況愈下。聯邦政府要花錢,除了向民間開刀,向外舉債之外,另一個方法就是往自己口袋挖錢。這樣下去,恐怕聯邦政府銀庫遲早坐吃山空!
劉永山
甘榜東姑區州議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