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7, 2019

我們需要WTE嗎?

雪州州政府計劃在瓜拉雪蘭莪的而蘭(Jeram)開設州內第一座垃圾轉能源廠,別稱Waste To Energy (WTE)。

州政府通過子公司Worldwide Holdings Berhad在去年12月和一家中國公司簽署合約,在Worldwide本身位於而蘭的垃圾土埋場承建這座耗資5億令吉的WTE厰。

一般民衆對WTE並不大瞭解,可是如果說這就是焚化爐的別稱,那麽大家或許就不會陌生。雖然如此,一座WTE厰處理固體廢料的技術并非僅僅垃圾焚化爐。顧名思義,這座工廠的目的是要把垃圾轉換成能源,即把垃圾成爲發電的原料。焚化爐只是其中一種技術而已。

雖然如此,嚴格的執法與監督以及資訊公開與透明才是關鍵。我本身首先不會排除WTE的功效,也不會一口否定垃圾焚化爐的功能。一所管理健全的垃圾焚化爐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地方上的垃圾問題,也能夠把污染排放量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内,一舉兩得。



這是爲什麽呢?首先我們必須認清現實,即生活中肯定有一些垃圾是無法通過循環經濟重新尋找新生命,因此,這些垃圾的最終解決方案就是WTE,如果不是進入焚化爐,就是土埋場或以其他方式轉換成爲能源。

在許多國家,垃圾回收率竟然可以高達50巴仙,日本的廢紙廢鐵回收量甚至高達90巴仙。即便如此,日本現在還是有上千座焚化爐。

中華民國的垃圾回收率也不低,可是台灣全島都是WTE,環保署更是規定所有排放廢氣的工廠必須實時公開污染源數據,讓民衆一起監察。一個洋垃圾的侵襲,甚至揭破台灣垃圾回收業的窘境。

換句話説,即使垃圾回收量再高,最後還是有一些垃圾是不可以分解或回收,這些垃圾最後還是被送去垃圾轉能源厰(WTE Plant),讓垃圾成爲推動漩渦發電的能量。瑞典每年還得從英國進口140公噸的固體廢料,充做該國焚化爐的燃料。

所謂的垃圾轉能源,并非只是焚化爐,還包括其他不同方式的垃圾治療技術,如垃圾發酵技術,讓高濕度的垃圾發酵,產生乙醇供作生產生物燃料。

雖然如此,焚化爐畢竟是昂貴的技術,因此進入焚化爐的垃圾必須是完全不能再循環,即真正的“垃圾”,至於可以循環的不叫垃圾。這就是任何WTE的前提,馬來西亞必須盡快建立可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確保消費市場的每一個物件都有可循環使用的經濟效應和價值。

在現階段,馬來西亞預料在2020年生產大約的垃圾回收率只有24吧仙。這個水平肯定是偏低,當局確實必須絞盡腦汁把垃圾回收率拉高,再配合嚴厲的執法行動和透明的資訊管理明,方能合理化任何WTE厰的需求和價值。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