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9, 2019

桑德斯與科爾賓

最近看到英國國會下議院在野黨領袖科爾賓(Jeremy Corbyn)在面子書貼了一個視頻,簡單闡述工黨重新上台後的外交政策。

他說他領導下的英國將以人權公義為指導,而不是一直在海外發動戰爭,因為這樣的外交政策不僅無法維護英國的安全和穩定,甚至加劇社會矛盾,讓英國社會變得更加不安。

西方國家如美英兩國奉行的外交政策雖然滿口仁義,但是到了實際行動的時候,最終以功利和本身利益為導向。

例如在也門內戰,美英兩國為了制衡伊朗在中東的勢力,對沙地阿拉伯在國內種種侵犯人權的記錄視而不見,對該國捲入也門內戰使用種種大殺傷力武器濫殺無辜更加聽而不聞。早前一名撰文批評沙地阿拉伯政府人權紀錄的沙地記者在該國駐土耳其大使館遇害,據說涉案者乃沙地皇室成員,美英兩國更是三戒其口。



敘利亞內戰也是西方國家外交政策虛偽短視的另一力證。敘利亞因阿拉伯之春發生內戰,西方國家無意解決問題,導致伊斯蘭國恐怖組織萌芽,直接威脅西方國家的安全。後來引發大量難民逃離戰亂的家園,紛紛衝往歐洲造成社會問題。一些歐洲政府因無法有效處理難民問題而在選舉失敗。因為涉及切身利益,歐洲西方國家才開始認真面對問題。

如果這些國家領導人,尤其是美英兩國能夠言行一致,利用影響力深化第三世界國家的民主價值觀,今日未必陷入這樣的困境。

科爾並現在70歲。他和美國民主黨陣營總統初選候選人,78歲的獨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一樣,都是我個人比較矚目的兩位英語世界的政治領袖。

雖然兩人目前是美英年輕人熱捧的政治人物,政治光譜傾向於社會民主主義,但是兩人長期是美國民主黨和英國工黨裡的邊緣人。

美國主流政治並沒有所謂的社會民主主義,因此桑德斯的政敵把他抹黑為社會主義。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可說是一個貶義詞。

英國的社會民主主義雖有百年歷史,但是科爾賓在工黨一直是不聽話的孩子(rebels),例如他多次在國會投票反對出兵伊拉克。

從克林頓到奧巴馬,美國對大陸的人權紀錄較為容忍。許多美國大企業就是在這個年代紛紛離開美國到大陸設廠,造成美國中西部的工業生產指數下降,結果希拉里在這些地區大敗。

桑德斯在克林頓時代就已經批評美國的這項虛偽政策。他也批評美國把沙地視為盟友。原因無他,沙地是美國武器的大買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美國豈敢隨便開罪沙地?

他在4年前參加美國總統初選。他夾著小額捐款群眾的支持,卻在最後不敵華爾街財團精英撐腰的希拉里。這次他捲土重來,不知會否還有機會擊敗拜登?

我想,如果美英兩國人民把這兩人選上總統首相,兩人或許會顛覆西方國家傳統的外交政策,或有可能把民主人權列為外交政策的首要考量點。到時整個國際佈局或有一番新景象。

劉永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