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上午我受邀出席雪隆留台同學會在瓜冷縣丹絨士拔舉辦的一場轉為在即中五中學生的台灣升學展覽。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雪隆留台同學會這次化整為零,把展覽開進雪州地區的邊緣城鄉,為師長學生開啟留學台灣的方便之門,
台灣高等教育在全球各個大學排行榜比我國高,擠入全球五百大的大專院校也比我國來得多。部分科系獲得馬來西亞政府承認,學費比起歐美國家相對便宜,生活環境和條件除了相對廉宜之外,也與馬來西亞的環境相差不遠,因此一直成為馬來西亞華裔生,尤其是獨中生升學的主要管道。
值得留意的是近幾年來,國中華裔生留學台灣的數量也增加之趨勢。
根據在場和大家分享台灣升學廣島的來自中華民國台灣教育部的張佳琳組長表示,中華民國政府每年撥款3000億台幣(合折馬幣約436億)教育撥款。
我翻查聯邦政府財政預算案的記錄,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在今年為教育部提供史上最高的556億令吉撥款。雖然這筆撥款比台灣高,但是如果以人均計算,以馬來西亞大約3400萬和台灣2400萬人口為計算,台灣政府在教育的開銷是人均開銷是1816令吉。馬來西亞1635令吉。
差距雖然不到200令吉,可是台灣的大專教育水準和技術和職業訓練教育遠比大馬優越。台灣的大學能夠有這樣的成就,除了張組長提到的撥款之外,台灣的大專教育並不像馬來西亞一樣閉門造車,而是也企業保持緊密聯繫哦,確保學生獲得的訓練與業界的需求一致。這樣也確保畢業生在畢業後能夠獲得理想的薪水。
張組長也表示台灣的大專生畢業後就業獲得平均馬幣6000的月薪。這個數目對比馬來西亞的情況可謂非常可觀。張組長也表示,由於台灣的大專教育與業界緊密合作,因此能夠提供就業保證。
就這兩點,馬來西亞算是落後台灣許多。
此外,中華民國台灣也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因此在學術發展方面有許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我相信這是開拓大專教育最為重要的因素,也是為何這麼多台灣大學擠入世界名校行列的原因。
孫中山先生有一句話:“物盡其用、地盡其利、貨盡其流、人盡其才。” 因此讓學生能夠自由的空間之下吸取知識,這是最為關鍵重要的因素。
最近有報導指聯邦政府計劃今年年尾向國會提呈修改《1976年大專與大專院校法令》的草案。這項修改本來在2018年希盟執政時就因該進行,無奈馬來西亞總是因為政治因素而被人超越,真是恨鐵不成鋼。
我希望一方面我們加強我國大專院校與業界的配合,一方面提倡學術自由,讓學生和學術人員在校園自由討論。雙管齊下,必能快馬加鞭,把我國高等教育素質在最快的時間之內趕上發達國家尤其是台灣的步伐。
劉永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