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的“谷歌广告”以示对此博客的支持。谢谢!
Please click "Google Ad" on top to support this blog. Thank you!
马华公会最近针对哈古乐华小从霹雳州搬迁到雪兰莪州蒲钟一事大做文章。
其实,哈古乐华小的搬迁表面上是华社一大喜讯,但是背后却带出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处境。
前教育部长丹斯里慕沙莫哈末曾在2004年,建议关闭少过10名学生的各源流微型学校,包括位于霹雳州,只有8名学生就读的哈古乐华小。
基于雪州蒲种区华裔人口激增,对华小需求大大提高,华社建议把哈古乐华小,越州搬迁到蒲种,这项建议也获该华小董事同意。
教育部在2005年批准这项越州迁校,并同意拨出位于蒲种山庄5英亩学校保留地,作为哈古乐华小校地。
发展商IOI集团同意全面负责承建华小校舍经费;首相署更特别拨款给哈古乐建校委员会。
蒲种哈古乐华小于今年1月动工,并历时11个月竣工,整个工程包括土地与建筑费约1000万零吉,由IOI集团负责的建筑费约700万令吉,政府则负责另外300万令吉。
整个事件可以看出但是背后却带出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处境:
第一、马华公会所说的协助搬迁华小并非是主动性地搬迁华小,而是在教育部要把微型化小关闭之后,马华才后知后觉地协助搬迁微型化小。至少在哈古乐我们可以看到这点。
第二、在整个搬迁哈古乐华小的过程当中,政府只是负责300万令吉的费用以及播出校地,其余由民间(也就是IOI集团承担)。这是极不合逻辑的。政府既然向人民征收各种税收,理应为人民提供学校,但是现在却倒转来要民间出钱建校。
第三、虽然哈古乐华小的校地是政府地,但是哈古乐华小还是属于半津贴学校,不是全津贴学校,因为哈古乐华小的背景依然是半津贴华小。这也意味哈古乐华小虽然搬迁过来,但是身份依然没有搬迁。
第四、马华虽然口口声声说要积极增建华小、努力搬迁(微型)华小,但是马华与人感觉多热衷于搬迁华小。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要把学校搬来搬去。如果学校不够学生,那么就应该关闭。如果一个地方需要华小、淡小甚至是国小,那么政府有责任根据需求增建华小、淡小甚至是国小。
这就好像马华这样的一个政党,你不能要求马华公会必须关掉一个地方的支部才能够在新地方开新支部。
政府应根据需求增建华小,而不是把增建华小当作施舍或大选红包。只要哪里有需求,就应该以需求兴建学校。政党支部是如此,难道学校也不是这样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