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8, 2025

實行DLP不能一刀切

        我國的教育制度現在面對什麼挑戰?上週我受邀出席馬來西亞留學英國同學會所主辦的一場綜合論壇。第一個題目關於我國當前的教育狀況。出席和演講嘉賓雖然大多都是馬來精英,但是他們的孩子在國小就讀,經驗獨特、觀點一針見血。

        首先,馬來西亞學生在後疫情時代整體學術表現下滑。其二,城鄉學術差距加劇。其三、英語和國語整體掌握能力不佳,即便在國小也是一樣。其四、現代教育依靠高科技教學工具,鄉區在這方面遠遠落後。其五、未來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可是綜合上面四項問題,我國無法提供足夠的人才。

        演講嘉賓也拿出教育部在國會提供的答案,證明教育鴻溝逐漸擴大。

Monday, May 26, 2025

把貨賣到美國去

        美國和大陸對等關稅貿易戰延燒迄今,情勢依舊不容樂觀。

        雖然雙方已經放下臉皮坐下來談,但是談判結果一日未揭曉,全球經貿發展的前景依舊不敢樂觀。

        美國和大陸的貿易戰並不是由川普發動。拜登時期的美國已經針對來自大陸的太陽能電板、優質電池、電動汽車和半導體產品加重關稅。川普只不過在上任後進一步加強和執行更苛刻的關稅。

        川普的策略是利用談判優勢針對大陸企業,迫使他們把部分產業鏈遷移到美國。換句話說他並非是要針對其他國家加徵如此繁重的關稅,而是以關稅彰顯他的決心和意念,要求大陸和他們談判,而大陸也一如所測,和美國展開談判。

        對於其他國家,川普以軟硬兼施的方式要求其他國家配合他的節奏,至少不要成為大陸商品的洗產地。

        兩國談判最後結果會是怎樣?

        一、 談判破裂、這將會是最壞的結局。雖然如此,這也不是川普的原本目的。他曾經承認確實對大陸商品徵收太高的關稅。這是因為在這樣的關稅下,美國根本不可能與大陸有任何貿易關係。

        二、 談判成功。雙方交換條件,互相削減對方貨品的關稅。這有可能是漸進式的削減,即雙方相互遵守協議到一定的目標後才同意互相削減某些關稅。可是,雙方所徵收的關稅不大可能回到以前的水平了。或;

        三、 談判未有結果,雙方維持現狀擇日再議。

Wednesday, May 21, 2025

州議會也能夠人工智能化?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人工智能(AI)。可是您知道人工智能到底和州議會與立法機構可以產生什麼火花嗎?

        最近雪州州務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魯丁在谷歌辦公室見證雪州政府與馬來西亞谷歌雲(Google Cloud)合作推出為期3年的人工智能計劃就首先提到筆者所領導的雪州州議會

        雪州州議會配合行政機構的『Teraju AI』,是11個參加這個優化工作流程項目的機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參與這項項目的非行政機構。其他或挑選參與這項項目的有雪州財政部、土地局、地方政府等。

        這項計劃是由雪州技職發展中心(STDC)與大馬谷歌雲聯合推動。第一期3年的項目預計將會耗資500萬令吉。

        誠如州務大臣所言,州議會在拿督鄧章欽議長時代就開始以光碟的形式提供PDF電子版本的會議記錄給朝野議員,一改過往提供紙本記錄的傳統。在楊巧雙議長的年代,雪州州議會提升官網功能,把所有會議記錄、議員的提問、行政議員的書面答案以及所有調查會員會(Select Committee)報告一併上載至州議會官網(www.dewan.selangor.gov.my)。

Sunday, May 18, 2025

半島養豬業前路何方?

        如果要說有哪一個農業活動和馬來西亞華社關係密切,我的答案不是勞勿的榴槤農、不是金馬崙高原的菜農、也不是全馬各地的小園主,而是遍佈全馬各州的豬農。

        漢字的“家”就是部首寶蓋“宀”(意即房屋)加“豕”(意即豬)。從這裡就知道漢人五千年歷史長河之中,“家”和豬關係密切。

        再說的通俗一點,馬來西亞的養豬業和豬肉銷售幾乎全部由華裔或華商經營。馬來西亞豬肉食品最大的顧客群還是華社,其次是東馬沙巴和砂朥越的非穆斯林土著。馬來西亞的印裔同胞雖不回避豬肉,但一般也不食用豬肉。

        最近由於豬肉供應不穩定,導致價格應聲上漲。各大華文報章日前在地方版以顯著版位報導我國豬肉價格為全亞洲最高,達到每100公斤1780令吉。

        由於豬肉昂貴,許多華裔顧客轉而選擇雞肉。這樣一來會否產生連鎖反應,間接推高雞肉的需求?這會否影響雞肉價格?根據網絡資料,除海鮮外,馬來西亞豬肉供應佔國內肉類消費市場約9巴仙,雞肉80巴仙,牛肉10巴仙,其餘不到2巴仙則是羊肉。

        因此,穆斯林官員在管理養豬業、豬肉供應和價格問題時,總不能以為事不關己,認為這是華人的問題。試想:如果華裔消費者買不起豬肉,他們不會和穆斯林一起搶購雞肉嗎?因此豬肉也應該被列為是國家糧食供應安全的一環。

        為何豬肉供應不穩定?前幾年是飼料短缺所致,現在則因為病毒肆虐導致豬農被迫減產。獸醫局為了阻斷病毒擴散,經常強制毀豬和禁止生豬越州。

        雪隆則是全馬豬肉需求最高的地方。除少數貨源來自雪蘭莪瓜冷縣,還依賴霹靂或檳城的生豬。此外,市場上也有少數冷凍入口豬肉。雖然價格便宜,但是本地顧客一般因口感因素而偏愛本地新鮮豬肉。

Wednesday, May 14, 2025

PMV帶動無限商機

        政府是否允許電動滑板車(e-scooter)合法上路?這個問題曾經在2022年熱議。事關當時的交通部長魏家祥表示政府已經修法禁止公路使用者在公路使用電動轎車(e-bike)或電動滑板車。

        所謂的e-scooter其實是個人移動交通工具(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簡稱PMV)的一種。其他同屬PMV的還有電動腳車、調動滑板、甚至是電動三輪車等。

        這類交通工具大多以鋰電池電力發動,為單一搭客提供短程通勤。時速一般不超過每小時30公里,續航能力在60分鐘左右。

        在小地方或鄉區,這類型交通工具主要為家庭主婦、老人或殘疾人士使用,以方便他們在社區走動。在大城市中心,這類交通工具功能多為彌補公共交通生態環境中的前後一里路,與接駁巴士、共享腳車、打車服務和DRT等共存。

Sunday, May 11, 2025

為何科索沃不是聯合國成員國

        最近有一則新聞引起我的關注,那就是科索沃共和國女總統維約莎奧斯曼尼博士率團官訪馬來西亞。

        這位43歲的年輕女總統在來訪前通過她的X賬號感謝馬來西亞允許科索沃公民30天免簽證訪馬。

        抵達馬來西亞後,她向首相安華授予該國最高平民榮譽——獨立勳章,以表達科索沃對馬來西亞獨立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

        奧斯曼尼總統也表示科索沃將會在吉隆坡設立大使館,以及感謝馬來西亞長期支持科索沃的獨立。

        重點來了:科索沃並非聯合國成員國、科索沃自2008年獨立以外一直無法成功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哪一個國家反對?塞爾維亞、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爾維亞的盟國。

Saturday, May 10, 2025

雪隆文化遺產之友協會主辦513事件罹難者追悼儀式致詞稿

        我仍清楚記得,1992年我在霹靂三德國民型中學(SMJK Sam Tet)這所由天主教教會創辦的教會男校上第一堂的中一歷史課時,當時的馬來裔歷史老師問我們:「我們為何要學習歷史?」

        我當時的回答是:「因為我們必須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例如513事件。」

        我也記得清楚,當我首次當選為八打靈再也北區甘榜東姑州選區的州議員時,我曾舉辦一場主題為「從513到一個馬來西亞」的論壇。

        當時我只是單純希望能夠做些事情,以紀念那些在悲劇中罹難的同胞,同時號召各族人民從這段傷痛歷史中站起來,重新建立彼此的歸屬感與團結精神。

        我從未想過,自己當時的行動可能會被某些特定勢力炒作,操弄種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Ucapan Memperingati Pemergian Mangsa-mangsa Peristiwa 513 anjuran Persatuan Sahabat Warisan Kuala Lumpur dan Selangor pada 10 Mei 2025 di Tapak Perkuburan Mangsa Peristiwa Mei 13 Sungai Buluh

        Masih segar dalam ingatan saya semasa saya hadir ke kelas pertama Sejarah Tingkatan Satu di SMJK Sam Tet pada tahun 1992, apabila guru sejarah bertanya kepada kami: “Apakah tujuan kami belajar Sejarah?”

        Saya menjawab pada masa itu: “Kerana kita perlu belajar daripada kesilapan dulu seperti Peristiwa 513.”

Masih segar dalam ingatan saya, apabila saya mula dipilih menjadi Ahli Dewan Negeri bagi kawasan Kampung Tunku, Petaling Jaya Utara, saya pernah menganjurkan sebuah forum bertemakan “Dari 513 ke 1Malaysia”.

Pada masa itu saya hanya ingat hendak membuat sesuatu untuk memperingati mereka yang terkorban dan mengajak rakyat berbilang kaum untuk bangkit daripada peristiwa sedih ini untuk memupuk semangat kekitaan.

        Tidak pernah terlintas fikiran saya pada masa itu bahawa saya sedang melakukan sesuatu yang berkemungkinan besar boleh diapi-apikan oleh puak-puak tertentu untuk kepentingan politik mereka.

        Juga tidak pernah terlintas dalam fikiran saya bahawa tidak lama selepas tahun 2009, apabila penganjur program hari ini berjaya menemui peninggalan tapak kubur mereka yang terkorban dalam peristiwa hitam tersebut, sehingga memorial diadakan setiap tahun untuk memperingati mereka.

Wednesday, May 07, 2025

國會辯論對等關稅意義重大

        國會下議院週一召開特別會議。朝野議員能夠理性辯論美國川普總統對馬來西亞實行24吧仙對等關稅,意義重大,值得表揚。

        目前美國總統提供長達90天豁免期,以讓各國和美國商務部協商。代表馬來西亞談判的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已經去了美國一趟。他在國會辯論後的記者會公開陳述美國的四大要求。

        第一、舒緩兩國貿易逆差。美國政府對馬來西亞政府在酒精飲品和汽車徵收的高稅務、實行嚴格進口管制,以及在某些經濟領域限制外國企業持股比例。

        第二、非關稅壁壘過多。美國投訴馬來西亞的清真認證申請過程過於冗長,甚至比其它認證耗時更久。

        第三、提供技術保障機制、包括要求馬來西亞保障來自美國的相關技術不會遭它不認同國家所應用。針對這點,我個人認為馬來西亞只要不違反契約精神,應該不成問題。

        第四、加強馬來西亞在美國的投資。安華已經表示馬來西亞官聯公司目前在美國債券和股票市場的投資了450億美元。

        美國政府可能也要求馬來西亞商家在美國投資設廠。馬來西亞是否有任何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有能力前往美國設廠投資?這點政府必須研究,不能輕率。

Sunday, May 04, 2025

華社的忠誠不能由一兩個老人家說了算

        今年清明節,我和家人前往廣州花都『行清』。到了花都,進入太祖的私塾,攝入眼眶的就是下面這段祖訓:

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

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

        這首祖訓是以七字詩律的方式呈現給後代。每一個詩有八句,每一句有七字,看起來複雜,其實內容非常淺白易懂。

        祖訓前半段提到,不管劉家後裔無論騎馬還是步行外出疆土,人在外地就任隨當地習俗,安身立命和服從當地的綱法,如果在外處久了,這個地方也算是自己的地方,日子久了,當時所謂的他鄉也是自己的故鄉了。

        祖上這段文字非常有智慧。他知道後代子孫有可能有一日遠走他鄉。雖然他們可能會不來,但最重要的就是子孫後代要懂得融入所在國,將所在國認定是自己的故鄉。

        如果我有能力,我會嘗試把這些話告訴那些到現在還在懷疑馬來西亞華社對國家忠誠的政治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