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04, 2007

精英参政能否改变政治冷感?

《当今大马》
青年才俊闯政坛一石击千浪
精英参政能否改变政治冷感?
王德齐
07年8月3日 晚上8:57




青年才俊参政自古有之
,但是自从在2005年日本众议院选举
,前首相小泉派出26位女主播媒体名人组成“女刺客”上阵
,席卷青年及妇女选票,成功击败对抗其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党内造反派后,时尚名人(Celebrity)参政风在亚洲多国已慰为风潮。

来 届大选跫音近,马华和民主行动党纷纷拉拢前电视新闻主播胡渐彪和著名部落客黄泉安入党,掀起了一股所谓的青年才俊闯政坛的风气。然而,这股潮流究竟是否会 继续延烧,带起更多名人参政?能否冲击政坛的面貌和生态?应该如何被社会公评,已引起媒体的炽热报道,更引发网民积极的争论。

《东方日报》昨天傍晚于吉隆坡总社举办“东方圆桌讲坛”,畅谈近来引人注目的青年才俊纷纷加入政党现象。

受 邀的各路朝野政党人士及时评论人包括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办公室政治协调员沈志勤、马华公会妇女组中委林礼菲、著名部落客黄泉安、联合国紧急通信工作组 科学与法律顾问胡逸山、民主行动党雪州莲花苑服务中心主任李映霞以及《当今大马》编辑杨凯斌。圆桌讲坛的主持人则是《东方日报》编辑黄金城,《东方日报》 代总经理吴彦华也参与其中。

“若去示威就不要回来吃饭”

针对青年参政的现象,90 年代末曾积极参与“烈火莫熄”运动的沈志勤透露,这已不是新鲜事。他追溯历史指出,第一波青年参政的风潮出现在1938年,当时就出现17至18岁青年参 与马来青年协会(KMM)。第二波则是70年代由安华和希山幕丁莱斯所领导的大专学生运动,关心马来社会内的赤贫问题,尝试改变马来社群的命运。

“至于我的参与,则是历史的因缘或呼唤。朋友都叫我们‘烈火莫熄’世代,我们大概是因为国家制度的不公平、不民主,和媒体的不自由等等因素驱使之下,才会为这个国家做出努力。”

曾在美国留学时期参与共和党政治活动的胡逸山也表示赞同,并指出英国在美国争取独立时期的首相,威廉彼特(William Pitt Jr)担任有关职位时只有21岁。

“相对于现在来说,也许政治被年级比较大的人所控制,因此看到年轻人反而是奇怪的事。”

唐南发指出,华裔青年之所以忽然对政治冷漠,是因为华人在513事件后的权益节节失守,意识到自己是少数民族,父母阻止孩子求学时参与政治。此外,执政联盟也需为此负上责任,因为他们动用种种的法令和恐吓手段来打压大专生的自由。

李映霞透露,她的父母甚至曾告诫说“若去示威就不要回来吃饭”。

林礼菲则认为,华裔青年对政治冷漠的主凶是母亲,因为他们往往强烈反对孩子参与政治。

“我从大学开始就去示威。支持我的是父亲,反对我的是母亲。我的母亲和她的母亲一模一样,就是认为男孩子应该安份守己读完学位,读完后找一份工作,女孩子则是嫁一个好老公,而政治是怪物做的事。”

杨凯斌:热闹有余,冲击不足

《当今大马》编辑杨凯斌从宏观角度分析,在过去的4届大选里头,某个群体参政皆能够冲击政治结构,带来改变。

他举例,华教人士在90年大选加入民主行动党鼓吹两线制,1999年非政府组织活跃份子群起加入人民公正党推动人权意识,皆带来国阵政府的“小开放”以及阿都拉新政府清廉肃贪的承诺。

“因此评估青年才俊闯政坛,不在乎热闹和名气,而应该是看他们究竟能够带来多少的结构性改变。”

但是,他遗憾的说,来届大选缺乏大议题,媒体上只充斥着朝野政党的捉对厮杀,如马华总会长黄家定对垒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抑或马华派出名主播对垒行动党的超级王牌团,显得“个人化”和热闹有余,但是对现今政治结构的冲击却远逊从前。

“这背后显示出我们的社会已经被严重切割,缺乏公共性。”

黄泉安:部落客顶多“九品芝麻官”

然而,黄泉安并不认为部落客参政能如90年大选的华教人士和99年大选的非政府组织人士般,对来届大选制造强大的冲击力。他表示,部落客顶多只是“九品芝麻官”。

“部落客起不了作用,因为在当今马来西亚的部落客都是采用匿名方式,犹如保护罩般保护自己。目前我们是处于白色恐慌的时代。每个人都担心自己说得太狂妄猖獗,因此必须收敛一点,能有几个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

唐南发:依附政纲还是提出改革?

也是著名时评人的唐南发表示,青年才俊实际上能在党内发起改革运动,改变目前的寡头政治结构,不过至今却未看到这些人士做出相关的努力。

他分析,虽然国阵内部目前是由巫统一党独大,不过马华本身却有选择权,是否要继续依附于巫统的霸权之下,因此有志之士可以选择通过党内改革,进而改变政治大环境。不过,他目前依然看不到刚入党的胡渐彪是否存有推动党内改革的议程。

“坦白说,我并没有看到马华(想要改变)。就算你找到胡渐彪、萧慧敏入党,或甚至邀到我入党,但是依然没有任何改革。你要改变巫统,就必须要改变马华。我并没有看到胡渐彪提出,反而认同九大政纲。”

“这就是马华的局限,其实行动党也一样……这些人进去可能会在关心政治人当中激起反响,但是并没有改变这两个政党的内部结构。”

改变遴选候选人方式减低反弹

杨凯斌同意唐南发的看法,并表示虽然这些青年才俊进党未必会动摇到党内寡头的权力,但是他们也可以首先改变党内遴选候选人的问题,让原有的基层能够接受他们。

“胡渐彪面对外面的舆论是其次,反而是党内排队的人不满被‘越车’。现在的问题是,你可以招很多青年才俊进党,不过,他们进党后不受欢迎,感觉很受伤。其实,华教人士进入行动党、非政府组织人士加入公正党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他认为,若要改变这个遭遇,政党就必须引入进步的遴选方式,如采纳党内和党外民调,以让这些新血们能够经历党员的筛选、挑战和民意的洗礼,从而赢得党员和选民的信服。

“允顾客点菜,一洗政治冷感”

他相信若能改变现有的政治结构,将能一洗社会上的政治冷感。

“有民主的参与方式,自然可吸引很多外面的人进来参政。现在的情况是回音式,我们选了很好的人把他捧到台面去,告诉他这是很好的菜,不过顾客是不可以加菜或点菜,而是看你端什么菜给我。现在就是要增加互动。”

杨凯斌也关注青年才俊是否能将新概念带入党内的问题。他表示,目前大多数政党都不是学习型政党,他们并未学习新的东西,以促成政党的转型。

“如果青年才俊能带着他的专才进去,全体领袖和党员一起上课,成为学习型政党。这个政党有改造其政治结构,这样的参政方式是进步的。”

“这视乎青年才俊是否有自觉?如果你没有自觉,那么你就是偶像派;如果你又自觉,那么你就是偶像实力派。”

李映霞:食得咸鱼要抵得渴

不过,李映霞认为青年才俊初入党内就推行改革,在现实世界里是很难行得通的,因为他们往往被逼先求在党内生存下去,而他们的头衔实际上无法协助他们在党内开路。

“这很理想,但是当党面临派系或斗争时,这就有赖于你的生存艺术。因为有些人可能很有理想热情,不过却好像一只牛冲过去,结果撞了墙壁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我不排除有些在逼不得已、失望的情况退党,不过也要看当事人怎样在很约束的游戏规则中闯出一片天空。”

她也以“食得咸鱼要抵得渴”提醒青年才俊,若他们选择参政就必须要有心理准备面对这些问题,并且要有毅力,才能继续在党内做改革工作。

杨凯斌则认为,青年才俊们实际上是可以因势利导,比如利用对手的改变来迫使自身政党推动党内改革,变成一个学习型政党,而非一味屈服于党内文化。

“比如说,马华现在‘不小心’成为全国最民主的政党,表面上它的机制是最民主的。它的改变背后一定是有权力的考量。不过,我觉得你可以因为你的对手已经做了表面上的改变,所以你的政党是不是还要有复选,而不可以直选呢?这些都需要顺应时势来做出改变。”

更高的自我期许和评估

他也指出,出来竞选或参政的青年才俊既然获得更大社会关注,就必须要有自我期许,尝试扮演更好的楷模,并准备为自己作评估、成绩单,让后人可以做客观的鉴定和学习。

“青年才俊应该展现出一个开放自信的姿态,坦荡荡面对群众,准备面对社会公评。因为若你有这样大的曝光率,就会有很多揣测,不能都说是媒体搞出来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