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1, 2025

部長高官應多突擊檢查

        我最後一次讀到關於高官突擊檢查政府部門運作應該是2003年年尾,時任首相阿都拉新官上任三把火,突擊檢查移民廳,親自瞭解爲何移民廰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跟新護照。

        我記得當時有人懷疑到底拉伯這麽做是不是在作秀?無論如何,大部分人民還是贊賞拉伯,甚至稱之爲新人新作風。畢竟當時馬哈迪的威權統治剛剛結束,許多人期望拉伯能夠一改老馬的作風,多多聆聽人民的心聲。

        不知是否因此原因,移民廰過後幾年吸取教訓,從善如流,多次提升效率。現在更新護照可謂非常方便。我曾經前一天在雪蘭莪州上網申請更新護照和繳付相關費用,由於必須開車回霹靂州過年,因此選擇翌日中午去怡保移民廰分行拿護照。結果還真的給我辦到了。

        現在再想起此事,若當初拉伯沒有去作秀,移民廰或許還會在會議上搬出一大堆理由告訴内政部長這組最經典的理由:“撥款不足、人力不足!”

        後來我再上網搜尋最近有哪些高官微服出巡,突擊檢查政府部門。立即想到交通部長陸兆福出任部長初期也曾掩飾為普通乘客,和大家一起擠輕快鉄。

Sunday, September 28, 2025

讓全世界看到馬來西亞中醫發展和貢獻

        昨天9月27日,我受邀出席2025慶陽岐黃文化論壇。慶陽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也就是所謂的「岐黃故里」。


        熟悉中醫藥的人士都知道,岐黃文化說的就是中醫藥學的發展以及健康養生之道。這次論壇已經搬了三屆,此次是首次邀請馬來西亞中醫界的代表們出席。

        華夏大地很早就懂得使用草藥治病。上古時代的神農氏曾經親自品嚐百草,識別藥用植物。甘肅慶陽,作為岐黃文化的發源地,承載中華醫學的千年文脈。中醫鼻祖岐伯誕生於此。軒轅黃帝與岐伯在此論醫問道,造就了中華醫學的不朽經典《黃帝內經》,有系統地總結春秋戰國以前的醫療經驗。

  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最早使用望、聞、問、切四種方法診斷病情。這四種方法延用迄今。漢代著名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記載了365種藥物。南北朝時期的名醫陶弘景再添了365種藥物,寫成《本草經集注》。明代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成書於公元1578年,是中醫界的代表著作。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25

安華可能在下屆大選後才落實針對性燃油補貼機制

        聯邦政府最近宣布推出仁政昌明RON95(簡稱『仁政95』)汽油補貼計劃,讓擁有汽車和活躍駕駛執照的馬來西亞公民每月享有300公升的津貼RON95汽油。

        雖然大家聚焦的是到底每月300公升汽油是否足夠,但是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聯邦政府此次真的拿出勇氣重組汽油補貼,關鍵在於到底一年能夠省下多少的汽油補貼。

        從柴油津貼、雞蛋津貼、電費調漲到徵收SST等等一連串動作,今天聯邦政府重新調整RON95燃油津貼,其目的始終如一。如果聯邦政府無法控制債務和開銷,那麼聯邦政府最終走回國陣時代的老路,舉債度日。

        一旦債務超大,馬來西亞的債務評級就會下降,這樣會導致馬來西亞在舉債方面必須支付更高的利息。這表示商家和民眾的借貸成本將會更高,不管是車貸還是房貸。這對普羅大眾和小商家來說肯定不是好事。

Sunday, September 21, 2025

武術藤球會否貢獻首枚奧運金牌?

        我國奧林匹克運動會奪金之路迄今一直未能實現,青體部和國家體育理事會必須重新規劃『奪金之路』計劃(又稱Road To Gold,或簡稱RTG),窺探其他亦有可能和潛能為我國貢獻首枚奧運金牌的體育項目。

        根據報導,青體部今年獲得政府撥款2.3億令吉推動和發展體育項目。今年年初,青體部長楊巧雙表示政府將會為八項有望奪金的奧與項目多加2000萬令吉的撥款。這八個項目是羽毛球、壁球、跳水、游泳、射箭、腳踏車、田徑和跆拳道。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25

提高國立大學錄取新生透明度

        國立大學收生最近再次引起熱議,原因還是當今我國沒有一個統一的大學收生考試制度。目前我國國立大學收生考試有以下渠道:中六課程(STPM)、預科班(Matrikulasi)以及各國立大學所設的基礎課程(Asasi/Foundation)。

        根據媒體報導,教育部和高教部在今年6月聯手打造附屬於國立大學的中六課程,首先起跑的是國民大學和理科大學。第一年就收了160名成績優異的各族學生。

        以此類推,未來各個國立大學也有可能設立本身的附屬中六課程,這樣一來國立大學的收生來源又多了一個選項。看來當局似乎不准備劃一大學收生考試制度,反之更像是劃出更多的途徑供考生選擇。當局是否廢除或保留預科班或中六課程?這恐怕造成另一輪的爭議,高教部的高官可能還不敢這麼做。

提高國立大學錄取新生透明度

        國立大學收生最近再次引起熱議,原因還是當今我國沒有一個統一的大學收生考試制度。目前我國國立大學收生考試有以下渠道:中六課程(STPM)、預科班(Matrikulasi)以及各國立大學所設的基礎課程(Asasi/Foundation)。

        根據媒體報導,教育部和高教部在今年6月聯手打造附屬於國立大學的中六課程,首先起跑的是國民大學和理科大學。第一年就收了160名成績優異的各族學生。

        以此類推,未來各個國立大學也有可能設立本身的附屬中六課程,這樣一來國立大學的收生來源又多了一個選項。看來當局似乎不准備劃一大學收生考試制度,反之更像是劃出更多的途徑供考生選擇。當局是否廢除或保留預科班或中六課程?這恐怕造成另一輪的爭議,高教部的高官可能還不敢這麼做。

        我建議高教部必須設立大方向,那就是未來劃一大學收生考試制度,把所有學生都放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然後再根據種族固打來分配學額。這是可行的,原因是中六課程、預科班甚至是各個國立大學所設立的基礎課程,其考試內容和範疇以及評估方式已經越來越相似。

Sunday, September 14, 2025

伊斯蘭黨根本看不起土團黨

        伊斯蘭黨代表大會目前在亞羅士打舉行黨代表大會。上個星期土著團結黨在莎亞南舉行也同樣進行一年一度的黨代表大會。

        依黨大會一團和氣。之前曾經傳聞名望甚高的吉打州州務大臣沙努西獲得提名競選副主席,但是由於現有的三名副主席還希望連任,如果沙努西加入戰圍,這將會影響黨內團結,因此被迫推出選舉。

        土團黨則沒有那麼和諧。在他們的黨代表大會上,有一群黨代表在大會上呼籲慕尤丁下台。雖然慕尤丁過後高調回應。,但是不管土團黨內部是否對慕尤丁忠誠不二,這已經嚴重打擊該黨的形象。

        對希盟支持者和老百姓來說,這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但讓我驚訝的是,伊斯蘭黨領袖為何連一點點薄面也不要給土團黨。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25

給公積金局的一點建議

        公積金局打算在數年後退出每月領取退休金或養老金的措施,坊間出現許多不贊成的聲音。主要原因就是既然公積金局的錢都是會員的,為何該局還要限制會員使用自己的錢?

        第二財政部長阿米爾韓查日前在國會上議院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目前這項政策還是處於研究階段,而且當局只限於新加入的公積金局會員。

        假如公積金局敲定在2030年實施這項措施,這表示那些在2030年滿18歲、剛出來社會就業開設公積金局戶口以及雇主開始繳付公積金的受僱人士,一旦他們達到退休年齡,那就是2085年,他們才開始領取每月退休金。

        2085年將會是60年以後的事情。如果這樣,現有會員就不受影響,無須擔心或不滿。

Sunday, September 07, 2025

調漲議員津貼知易行難

        印尼最近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印尼國會調漲每月5000萬印尼盾(約RM12,850)的國會議長住房津貼。

        根據媒體引述印尼國會網站的資訊,該國國會議員每月享有一億印尼盾(約RM25,700)的議員津貼,現在國會通過增加議員住房津貼,引發民眾不滿。再加上示威期間有一位送餐員因送餐到示威地點遭執法人員致死,讓示威者情緒更加沸騰,火上加油,導致局勢急轉而下。全國各地爆發暴力衝突的示威活動,連和此次加薪無關的地方議會也遭不滿群眾縱火攻擊。

        在截稿前,我在印尼國會的面子書讀到印尼國會議長馬哈拉尼女士和各黨派總召集人會面討論16個主要大專生團體提交的正式備忘錄。各黨派領袖過後為了緩和民眾不滿,宣布中止五名國會議員的職責。

        值得留意的是,馬哈拉尼女士是蘇卡諾總統的外孫女,也是印尼前總統美佳華帝的女兒,黨籍印尼鬥爭派民主黨(PDI-P)。該黨在不久之前就因違反黨紀開除前總統佐科威(Jokowi)的黨籍。

        議長此時發揮關鍵作用,表面上希望籍此緩和局勢,但還是難逃批評為緩兵之計。在馬來西亞有論者籍此提醒國會議員不要妄自行為,忽略民聲通過一些不受歡迎的自肥法律。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2025年全球經濟展望,馬來西亞每年人均收入為USD14,223(約RM61,299),印尼則USD5,248(約RM22,804)。

Sunday, August 31, 2025

應更早成立國會都更法特委會

        房地部推出的《都市更新法》草案在周四下午國會下議院會議因時間不足而被迫展延。

        據稱推遲原因乃團結政府裡有部分議員,尤其是巫統議員,擔心該草案侵蝕土著權益,認為必須作進一步研究和審核。

        也有部分公正黨議員認為75巴仙的門檻太低,建議提高門檻至80巴仙,同時建議提交給國會特委會審核。

        如果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導致都更法草案無法通過,這真的太可惜。這是因為我國有許多迫切需要推行城市更新的地區。這樣一拖,許多殷切盼望都更的屋主和居民還得多等一些時間。

        其實這些有意見在朝議員應該在更早時提出這些建議,而不是在國會下議院會議的最後一天才提出。畢竟這些建議也不是太複雜的建議 。

        再來,部長已經在今年年初表示將會在本年第一期國會提呈一讀,後來遲至今年八月才一讀。

        前面的六個月剛好可讓朝野議員通過國會特選委員會來審核草案的每一個細節。

Wednesday, August 27, 2025

地方政府也管挂國旗?

        笨珍市議會在8月21日向一間位於北幹那那的牙醫診所發出停業30天的指令,原因是違反《2019年貿易、商業與工業(笨珍市議會)地方條例》第49(2)條文。

        根據這項《地方條例》,所有在營業場所,均須在特定時期,包括國慶慶典期間,以正確的方式懸掛國旗或柔佛州旗。市議會指出該停業賦予市議會主席權力關閉任何違反執照條件或條例的場所。

        沒想到在8月26日,同樣在北幹那那的一所雜貨店也因為倒掛柔佛州州旗遭市議會檢舉,同樣面對30天的停業指令。

        兩天前檳城市政廳執法組採取完全不一樣的方式執法。該市政廳執法人員走訪市區,協助更換破損、褪色或撕裂的國旗,糾正因風力吹歪而意外倒掛的國旗,同時提醒商家與業主妥善維護國旗。可惜的是,這則新聞不夠聳動,許多人不知道有這回事。

        禁止營業一個月事關重大,笨珍市議會焉用牛刀殺雞?雖然房地部張倪可敏公開呼籲笨珍市議會收回成命,雪州前行政議員鄧章欽建議診所起訴市議會,但是我認爲效果不明顯。

        這是因為在我國的政治制度之下,地方政府隸屬州政府管理。地方政府有權利制定本身的法律,地方政府的許多人事任命都是有州政府調動。聯邦政府的角色不多。

        在法律上,我嘗試上網搜尋笨珍市議會的地方條例,但是市議會網站并沒有把地方法令上載到官網。與此同時我搜尋得到《2016年貿易、商業與工業(新山市政廳)地方條例》和《2018年貿易、商業與工業(依斯干達公主城市政廳)地方條例》的第49(2)條文。兩者内容如下:

    (2) Datuk Bandar boleh secara bertulis memerintahkan penutupan serta merta premis yang beroperasi tanpa lesen di bawah Undang-undang Kecil ini sehingga lesen dikeluarkan atau diperbaharui; atau mana-mana tred, perniagaan atau perindustrian yang melanggar mana-mana syarat atau sekatan lesen atau mana-mana peruntukan Akta Kerajaan Tempatan 1976 [Akta 171] atau mana-mana Undang-undang Kecil yang dibuat di bawahnya.

        我姑且當以上條文内容和笨珍市議會的是一樣的,再加上柔州地方政府行政議員表示該診所擁有合法執照,那麽問題就隨著上述條例的後半部而來了:

        第一、到底市議會主席是根據《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或笨珍市議會的哪一個地方條列勒令關閉30天?

        第二、請問以上的法令和地方條例有關於正確張挂國旗的規定或條例?

        第三、請問《1963年徽章與名字(防範不當使用)法令》和《1955年輕微罪行法令》是地方政府法令嗎?

        如果答案全都不是,一旦鬧上法庭,笨珍市議會或被判越權。這家診所可以計算30天失去的收入向市議會索償。最終買單的不是市議會主席,而是笨珍市民!

        雖然如此,我估計診所大概不敢得罪官府。他們最多向市議會上訴,希望能夠減輕懲罰。至於這30天之內已經預約上門檢查的病人,我猜牙醫們會安排他們暫時去附近其他牙醫進行檢查或治療。

        此外,笨珍市議會的地方條例似乎告訴我們另一個訊息,那就是在管轄區內的商家在國慶慶典期間必須強制性地張掛國旗和州旗。

        這點讓我想起2016年8月17日的一則新聞,那就是雪州梳邦再也市議會主席本來有意強制該區所有商家必須在國慶月張掛國旗,否則一律罰款1000令吉。後來在民主行動黨市議員黨鞭貝榮強帶頭反對,最終未能通過。

        這則新聞強調一個訊息,那就是市議員雖然是管委的芝麻小官,但是其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如果市議員逆來順受,凡事『椰子』(ya)和『玻璃樽』(betul),後果甚危。反之,如果市議員能夠據理力爭,敢於糾正行政偏差和弊端,這才是人民所需要的市議員。

        我也希望各州州政府在委任市議員和市長時必須堅持能力、透明和公信力的原則,委任有一定學術能力、能夠有所擔當和願意透明辦事的人選出任這些官委職位。

        說實在的,不管我們如何鼓勵華社張掛國旗,今年鬧出這麼多風波,華社不僅熱忱不再,甚至還有恐懼感。我希望同屬團結政府的國陣柔州政府能夠下達指示給笨珍市議會和州內其他擁有同樣地方條例的地方政府在執行這些條例時不宜過度詮釋。如果公務員沒有行動,身爲地方政策制定者的官委市議員就必須在會議提出糾正。

        至於我本人,今年百無禁忌、無畏無懼,繼續高挂國旗。

劉永山

雪州立法議會議長


Sunday, August 24, 2025

議員發言時間是有限的

        伊斯蘭黨吉蘭丹州彭佳蘭吉巴區國會議員阿末馬祖克上週在國會質詢掌管伊斯蘭事務的首相署部長納,並且針對朝聖基金局向部長窮追猛打,後來超出時間預算多次不坐下,結果遭國會下議院副議長劉強燕驅逐兩天。

        這事情引起霹靂州伊斯蘭黨萬銳區州議員哈菲茲發文告譴責,並且把副議長劉強燕為非穆斯林的身份也牽扯在內,引起同是穆斯林的民主行動黨萬宜區國會議員謝瑞詹討伐。

        雖然哈菲茲並不是國會議員,但是他的言論已經破壞國會特權,讓人覺得副議長劉強燕是因為她的非穆斯林身份無法公正主持議會。其實,正副議長主持議會最頭疼的有時不是朝野議員,而是時間不夠用。正是因為時間是有限的,朝野議員可能會不滿議長的決定。

        根據我們議會的傳統,議會裡一般只有兩個人在特定的情況下享有無限的發言時間,第一個就是首相發言或總結,第二個就是在野黨領袖辯論財政預算案。

        首相作為議會裡多數議員支持的領袖,其身居高職,一言九鼎,發言時間故不受限制也是無可厚非。在野黨領袖在辯論財政預算案享有第一個辯論的優先權,發言時間也不受限制,雖然這並沒有寫入我們的《議會常規》,卻是英國國會留給我們的傳統,彰顯兼聽則明、言論自由的精神。

        至於一般議員,雖然《議會常規》並沒有硬性規定發言時間的長短,議長是可以因地制宜,規定朝野議員、行政議員與政府部長的發言時間。

Wednesday, August 20, 2025

和平無價,戰爭無贏家

      


 8月15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我在上週受邀出席假吉隆坡廣東義山莊嚴隆重的公祭儀式。

        民主行動黨第二顧問兼蕉賴區國會議員陳國偉是開幕嘉賓之一。他支持時除了遺憾政府未能舉辦官方的悼念儀式之外,也呼籲政府加強三點:

一、向全民傳遞「拒絕侵略、珍惜和平」的價值觀,

二、塑造尊重歷史、反對戰爭的國際形象,以及;

三、推動歷史教育,讓年輕一代理解自由與和平得來不易

        剛好這一天也是印度國慶日。其實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在同一個時期從英國獨立。巴基斯坦的獨立日落在印度的前一天。

Sunday, August 17, 2025

馬來西亞必須插手菲中領海爭議

        在上週一,菲律賓當局對外公佈一部視頻,顯示一艘大陸海警船在斯卡伯勒淺灘(大陸稱黃岩島)驅逐菲律賓海岸衛隊快艇不遂而誤撞本身海軍軍艦。

        視頻顯示在驅逐行動時,至少有四名大陸海警船員站在船頭,當海警船與軍艦碰撞後,他們已經不在原有的位置,海警船船頭也面對嚴重的凹壞,軍艦前方左邊也破了一個洞,可見海警船的碰撞力非常強大。大陸當局迄今尚未對外公佈是否有任何喪亡人員。

        此次事件發生在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其地理位置離開菲律賓呂宋島約100海哩,距離海南島則大約500海哩。

        菲律賓和其他周邊東盟國家一樣在南中國海海域和大陸存在主權爭議。唯一與其他東盟國家不同的是,菲律賓最近十多年以來採取相對強硬的立場維護主權。

        菲律賓也是唯一一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把領海爭議帶上國際仲裁庭並勝訴的東盟國家。除了大陸和菲律賓,中華民國台灣也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稱為『民主礁』,但是不曾行使主權。目前中華民國台灣在南中國海唯一行使主權的島礁是太平島,也是該區域面積最大的天然島礁。

Wednesday, August 13, 2025

別再姑息阿克瑪

        隨著726大集會退燒、馬來西亞成功調停泰柬武裝衝突、美國下降馬來西亞關稅至19巴仙,這些本來是可以爲團結政府加分,沒想到一個個國旗倒掛事件和扎拉命案,讓大家覺得團結政府裏倒米的實在不少。

        目前團結政府在處理扎拉命案的方式還算正確,例如總檢察署決定開棺驗屍。其程序也是在符合司法程序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另外,前天武吉阿曼警察總部也決定接手調查這起命案。這表示本來負責調查這起案件的沙巴州警方已經不再涉及調查此案。

        雖然如此,民眾預計不會輕易放過行政單位,因為他們關注的是:到底最後行政單位採取怎樣的法律行動?誰將遭控上法庭?被告將會在什麼法令下被控?這些都是大家關心的重點。

        另外,沙巴州警方必須交代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為何警方在調查尚未正式完成後就,釋放遺體讓家屬下葬?幸好扎拉家屬並沒有為她的遺體進行火化,畢竟穆斯林遺體時必須土葬,要不然連最有可能協助破案的證據都會付之一炬。

Sunday, August 10, 2025

校園霸凌頻仍,教長須承擔責任

         週五晚間,沙巴州山打根、斗湖和拿篤舉行三場千人大集會,要求為一名在7月中旬喪命的中一女生生扎拉(Zara Qairina Mahathir)的慘死伸張正義。

        這位13嵗的少女在逝世前是沙巴吧巴敦拿督慕斯達化宗教中學的一名寄宿生。她的遺體是在7月16日凌晨被發現在該校女宿舍外的溝渠奄奄一息。她在送入醫院第二天便宣告不治身亡。

        扎拉的離世不僅在沙巴引起關注,甚至在半島許多馬來文和英文媒體也引起許多人的關注。雖然中文媒體的報道相當顯著,但是華社并未給予同等的關注或評論。

        扎拉雖然是一名馬來少女,但是人命可貴。任何一條人命的離世,如果是死的不明不白,我們絕對不能草草了事。

        這三場大集會反映了沙巴民衆對校園霸凌的強烈不滿。因為越來越多的指控稱扎拉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導致她英年早逝。

Wednesday, August 06, 2025

全面禁止電子煙,關鍵在執法

        最近因為州議會和教育局聯辦活動,因此有機會和教育工作者聊起我國的教育前景。有一位向我提到:『YB,不管誰當政府,不管我們有多好的政策或團隊,只要我們不解決軟性毒品的問題,我們的國家不會有前途。』

        我當下就問:願聞其詳。

        他說,市場上包括網購網站佈滿玲玲種種的電子香煙,裡面參雜一大堆化學藥物,不法分子甚至在裡面放了許多軟性毒品、或用來治理神經系統疾病的控制性藥物。

        他繼續說,現在的電子香煙就好像一支鋼筆,無色無味無煙外看根本不知道是電子香煙。如果小朋友年紀輕輕就因為這樣而染上毒癮,神經系統在年紀輕輕就被破壞,請問國家的未來在哪裡?

Sunday, August 03, 2025

團結政府步入穩定期

        上週我在本欄提到我國的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首相必須在不信任動議通過後下台。有網民提醒這句話有誤,我在查證後確認有誤,謹此向廣大讀者致歉。

        根據《聯邦憲法》,一旦議會通過對首相的不信任動議,那麼首相只有兩個選擇,即向最高元首建議解散議會,或者是提交內閣總辭。雖然最高元首有權決定是否解散議會,但是最高元首不能自行解散議會。

        如果最高元首不解散議會,那麼首相必須向統治者提交內閣總辭。我檢查了《雪蘭莪州憲法》,發現裡面也含有同樣的條款。

        在我國政治史上最近十多年是否曾經出現首相或州務大臣因議會通過對他的不信任動議而辭官?如果我沒有記錯,沒有。

Wednesday, July 30, 2025

泰柬和談成功抬高大馬國際形象

        在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首相安華的斡旋下,泰國和柬埔寨在週一達成停火協議。

        雖然這是東盟的家事,但是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出席此次和談,推動和平解決當前局勢。根據各大中文媒體的報導,美國的角色是『聯辦會議的一方』、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受邀出席,積極參與』。

        馬來西亞此次展現靈活外交的能力,既然馬來西亞是輪值主席國,可能大家都給臉馬來西亞拉攏各方坐下來談。雖說如此,泰柬邊境衝突並非突然發生。上個月我在本欄就寫到:

        『目前東盟內部也有三大雷區,即緬甸內部的動盪局勢、菲律賓和大陸在南海的紛爭以及最近剛發生的泰柬邊境爭議。東盟必須設法調解這些紛爭,不讓爭議升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個重任如今落在今年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的身上。』

        『東盟必須軟硬兼施調解泰柬兩國的邊境紛爭,力勸兩國無論如何不能動武,如果在東盟調解後還是不能解決問題,那麼兩國一定要把領土糾紛帶上違約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果然不到一個月,泰柬就打起來了。東盟在一個月前就知道泰柬兩國不合,最終還是無法避免戰爭,我認為東盟在這點是失分了。如果當初能夠積極調解,這場戰爭或許就不會打起來。

Sunday, July 27, 2025

中華民國台灣罷免法和英馬兩國有何不同

        國盟在726發動安華下台大集會,試圖借用民間不滿政府的情緒施壓首相安華,要求他下台。雖然連老馬也出來支持,老慕更在日前搞了一場在野黨會面,但是安華似乎胸有成竹。

        大家或許不知,去年也有一個稱為Demi Negara的親國盟組織在2024年分別在7月27日、831獨立日和916大馬日分別主辦三場反安華大集會。這與今年726安華下台大集會幾乎是『週年慶』啊!

        或許明年的726,國盟和他們的支持者也會再搞一次安華下台的集會。總而言之,從現在到大選年,國盟每年搞一次大集會。可是為何安華總是老神在在?大概國盟不明白什麼是一而再,再而衰,三而洩。

        國盟可以嘗試在議會發動對他不信任的動議。雖然我國的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首相必須在不信任動議通過後下台,但是連這個也過不了,表示已經失去執政的正當性。如果不下台,議會未來不會通過政府提出的所有草案和動議,這將導致行政工作陷入癱瘓。如果有首相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必須向最高元首請辭,就是建議最高元首解散議會。

        我國《聯邦憲法》早已經明文規定,最高元首必須從222名下議員之中委任一名他認為獲得大多數議員支持的人選出任首相。

Wednesday, July 23, 2025

希盟還有內長賽夫丁

        


公民權問題是許多希盟和行動黨議員的心中刺。原因無他,根據《聯邦憲法》,內政部長享有絕對權利決定是否批准公民權。直到2022年,這個職位都是由巫統部長出任,除了2018至2020年由土團黨的老慕當任內政部長。兩年部長任期中,一半以上老慕都花在治病,因此根本沒法進行任何改革。

        因此,不管希盟議員在過去多努力,只要內政部長不買賬、不願意行駛權力,那麼申請者(無國籍人士)就只能沒日沒夜地等部長大人格外開恩。這裡面的申請者有初生嬰兒、青壮少年以及年近古稀的長者。這是馬來西亞華裔和印裔的問題,也是許多土著和巫裔的問題。

        聽清楚:這也是巫裔和土著的問題。當我還是萬津區州議員時,我多次目睹在登記局出席公民權面試的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巫裔和土著同胞。

        無奈,許多人以為這是非土著的問題,因此很容易遭無良政客以種族政治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可能登記局後來被議員煩死了,所以有一次他們直接在櫃檯貼公告:『關於公民權事宜,登記局一概不和第三者接洽。請當事人親自前來查詢。』

Sunday, July 20, 2025

正義會遲到,但不曾缺席

        


經歷種種憲制程序後,最高元首終於在上週填補我國司法機關的三大要職——首席大法官、上訴庭主席以及東馬大法官。

        過去半年針對司法界所醞釀的種種揣測也暫時告一段落。目前還剩下的可能就是填補其他即將退休的高庭、上訴庭和聯邦法院法官的空缺。

        律師公會在上週提交給首相的備忘錄有提到,司法權出現大量空缺將會嚴重影響司法體系的日常運作。現在最理想的是同一個案件從聆審到撰寫判詞都是由同一個法官來處理。

        但是如果某一個法官空缺出現太久,這可能會造成現有的法官必須聆審更多案件。這樣就會拖慢他手上審理的其他案件,假以時日連他們本身也退休,這些案件必須交由新的法官審理。新官上任固然需要更多的時間重新適應,這樣再增加法庭的負擔。對控辯雙方和當事人來說事都勞民傷財的。

        雖然最高元首已經委任這三名大法官,但是不容否認的是,民眾對希盟和團結政府的信心已經受到影響。這還沒加上剛好趙明福案件被NFA一事。

        雖然首相安華過後坦蕩蕩地表示,何來他干預司法獨立?事關最高元首委任的首席大法官都不是之前坊間流傳的人選,而那個人選據稱就是安華的指定人選。

        首相安華不會干預司法。他在許多場合一直表示不會干預司法和調查單位的運作。其實,在今時今日的馬來西亞,首相若要干涉司法,肯定會嚴重弄髒他的手,所付出的代價非常高。他有必要這麼做嗎?這也剛好可以讓安華來個順水推舟,告訴納吉的支持者,針對納吉申請居家服刑,首相也是沒辦法干涉。

        雖然這些話是無可厚非,但是身為一名民選議員和政治領袖,同時在政府體制內擔任高官,首相還是必須為行政工作不時指引方向,提供指導,確保行政工作時刻遵照當今政府的政策辦公。

Wednesday, July 16, 2025

全部考STPM,再以加分制協助弱勢學生

      


 
中華民國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教授日前在《天下雜誌》寫了一則題為『加分制度公平嗎?校園DEI政策的矛盾與轉機』,引起我的關注。事關高校長在文章提到加分制度所造成的矛盾,不僅發生在美國和台灣,也發生在馬來西亞。

        高教授觀察到,學校在拍攝形象照時,常為呈現多元與國際化,特意挑選不同族裔的學生一起拍照。這不是因為他們表現傑出或能力好,而是他們代表特定族裔的象徵意義。

        最近在美國,總統川普頻頻對哈佛大學揮重拳,先是凍結經費,然後限制招收國際學生,甚至強制要求大學提交外國留學生的個人資料,議論紛紛。背後原因據稱與部份大學醞釀反猶太風潮和被中共滲透有關,也牽涉到各校的「多元、平等和包容」(DEI)政策。

        高教授繼續申論:『從美國的脈絡來看,DEI的推動源於社會累積幾百年的巨大不平等,非裔與拉丁裔等少數族裔在教育、就業和社經地位上,長期承受系統性的壓迫與不公。1960、70年代開始,美國社會逐步意識到這樣的歷史債務,並透過包括加分制度在內的各種「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來調整,嘗試彌補過往的不公。』

Sunday, July 13, 2025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星洲日報》在周六封面頭條引述統計局數據表示,根據現在的人口增長趨勢,馬來西亞華裔人口比例在2030年將繼續下降至21.1%。如果在這樣下去,35年後的2060年將會跌至14.8%。

        我在上週二晚上受邀出席巴生工商俱樂部57週年晚宴時,剛好上台發言也提到這點。我說,除了關注比例下降之外,華社也必須拿出實際行動力挽狂瀾。

        我在台上登高一呼,建議華社和華團集資設立一個華裔生育基金,以高額獎勵金,即每月津貼1000令吉給每個初生嬰兒的父母,直至嬰兒六歲為止。一年1萬2000令吉,六年就是7萬2000令吉。

        年輕華裔越來越遲婚,甚至在結婚後也未必生兒育女,背後原因只有一個:錢不夠用。一旦經濟條件改善了,卻因為身體狀況無法生育。

        雖然這種情況在馬來社會開始發生,但是華裔的情況最為嚴重。我們來看看這組數據。我國從2011年至2022年這十年之間,每一位15歲至49歲的巫裔女性平均誕下2.1名嬰兒,華裔則0.8個嬰兒。

        另一個數據:土著在2024年佔3070萬公民人口當中的70.4%,華裔和印裔分別降至22.4%及6.5%,其他種族維持在0.7%。這表示華裔人數為6,876,800人。假設一半是女性,則華裔女性人數為3,438,400人。

        在這為數340萬的華婦當中,到底有多少位是介於15至49歲之間?如果是人數的一半,那就是170萬。在這170萬華婦之中,如果每年只要有10巴仙的華婦產下一胎,華社就迎來17萬新生華裔嬰兒。

        華社如果要維持華裔佔總人口四分之一比例,那麼就必須從現在開始確保這40萬的新生嬰兒中的10萬人是華裔嬰兒。10萬事最低數目,17萬則可以讓我們彎道超車。

        我不是要華婦們當生育機器。可是,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雖然20年多前我曾經寫過,華社應該貴精不貴多,但是每年華小新生人數下降確實恐怖的事實。

        許多曾經擁有數千名學生的市區華小已經成為學生人數幾百人的華小。郊外華小的學生人數同樣以斷崖式的速度下跌,甚至成為微型華小。如果沒有友族學生的來源,這些微型華小恐怕早已關閉。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裔的政治影響力和話語權肯定會慢慢地分薄。微型華小非華裔生逐漸增加,華文老師最後難道不需以國語來教導華語嗎?這樣下去會否影響華文科的教導與學習進度?

        友人開玩笑說,現在政府根本沒有必要搞這麼多小動作歧視華教,反正他什麼都不做就可以了。

        或許有人會建議,既然微型華小學生不多,那就搬來城市吧。這話談何容易。首先原校董事部是否願意關閉這所學校?畢竟這些學校是他們的前輩辛苦創立的,情感上他們是否過得了自己那關?八打靈再也的白沙羅華小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獲准遷校,誰來出錢出地呢?

        因此我認為當務之急就是挽救華裔人口比例暴跌。既然許多財力雄厚的華團每年都提供會員子女獎貸學金,何不也考慮提供會員生育獎勵金?

        華團不用害怕花錢,因為獎勵金到最後還是回到自己的兒孫身上。華團甚至可以規定兒孫必須成為成員,甚至成立青年團或幼少團,從小培養他們對社團的歸屬感。

        第二、全國性的華團甚至可以考慮集資成立一個惠及全馬華社的生育基金。每年每名育有7歲以下幼兒的華裔父母可以從這個基金會申請上面所說的每月每名孩童1000令吉的補貼金。

        第三,這個基金會可以進行風向較低的投資項目,以錢生錢的方式惠及下一代。每年盈利或可提供免費育嬰輔助配套或服務。

        我大約估算,如果全馬華團或華商能夠集資,每年提供1萬2000令吉給每一位華裔新生嬰兒的父母或監護人,直到嬰兒6歲為止,保守估計在6年之內必須預備6x72億令吉。

        這並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是如果每個月只給幾百塊,數目太低恐無法吸引年輕華裔夫妻多生育。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與其每年哀嘆華裔人口比例下降,倒不如做點實事,這總比辦合作社更有意義。

劉永山

雪州議長


Wednesday, July 09, 2025

拒絕阿茲敏與阿菲夫動議的原因

        在周一的雪州州議會,國盟美丹花園區州議員阿菲夫醫生在議會表示他在上周五援引《議會常規》第18條提交一份由20人簽署的“請願書”,要求州政府針對發生在布特拉高原氣爆案做出解釋。

        此外,在野黨領袖兼國盟淡江區州議員阿兹敏也告訴議會,他在上周五援引《議會常規》第17條,要求議會展延讓路給他提交和辯論針對同一課題的緊急動議。

        以下這個議員們應該耳熟能詳,即根據《議會常規》第14(2)條紋,州政府有權要求議會把政府的事務繞過之前的其他議程,提前在議會討論。

        有鑑於此,我在週一的州議會已經拒絕這兩項要求。最主要的理由是州務大臣比他們兩人在前一天根據《議會常規》第13(i)條文一項陳情要求,向所有州議員針對布特拉高原氣爆案進行陳情。

        州務大臣的要求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以下就是我的原因。

Saturday, July 05, 2025

歡迎大家來訪雪州議會

        雪蘭莪州議會今年第二次會議,即中期會議,將在明天召開。此次會期預計兩個星期。由於中期會議議程不多,因此過去每一年幾乎一個星期多就結束。

        雖然如此,此次會議依舊有許多重點。雪州州務大臣阿米已經透露,州政府將會針對布特拉高原的氣爆案在州議會作回應。

        此外,朝野議員也提出超過800道口頭和書面問答,內容涵蓋福利、電子煙、衛生、基本建設、防洪計劃、重建莎亞南體育館、教育撥款、招商引資、旅遊發展、土地問題等等。

        根據《雪州州議會議會常規》,官員必須在會議的第一個星期之內把所有的口頭問題答案準備妥當。我在去年已經要求所有官員和行政議員留意,雖然《常規》規定答案可以在州議會的第一個星期的任何一天準備好,但是最好的安排就是在開會的第一天就已經準備妥當。

        這一次的州議會除了由Media Selangor負責現場直播之外,RTM和Selangor FM也會配合一起直播,以及每日點評州議會裡面的最新動態。這或許是團結城府成立後的好處。

Wednesday, July 02, 2025

馬華前景依然不樂觀

      


 
馬華公會最近在社交媒體獲得許多網民留言:『謝謝馬華』。馬華是否已經看到重生的一線曙光?我鮮少在本欄談馬華,如今必須離開議長身份,對馬華前景稍作分析。

        如果大家有留意全國各地的地方版,許多馬華區會紛紛在代表大會通過以下議決案:『要求馬華退出國陣』、『要求馬華爭取在來屆大選上陣』、『要求馬華在下屆大選出戰所有選區』、『要求馬華下屆大選以本身的標誌出戰』、或『拒絕在下次大選和民主行動黨合作』等等。

        畢竟這些都是來自全國各地馬華基層的心聲,馬華中央會否在兩三年後的全國大選,甚至是今年必須進行的沙巴州選,遵循基層的心聲,孤注一擲,下定決心脫離國陣,獨立上陣?

        這是馬華中央領導層必須跨越的第一個心理障礙。如果做不到,不僅辜負基層的期望,也讓基層和全黨上下再一次蒙羞。可謂騎虎難下。

        如果真的發生了,馬華獨立上陣會否成功贏獲一兩個國州議席?他們是否能夠獲得友族同胞的認同和支持?

Sunday, June 29, 2025

捷克和馬來西亞難逃地緣政治漩渦

        


最近有一起不大起眼的國際新聞吸引我的關注。

        捷克軍事情報部門在兩天前公佈,大陸外交官和特工曾經在去年3月趁中華民國候任副總統蕭美琴訪問布拉格時對她進行追蹤。

        此外,也有捷克媒體在去年報導一名大陸外交官在追蹤蕭美琴的車輛時闖紅燈。捷克公共廣播新聞網站irozhlas.cz在週四報道稱,中方還計劃製造一場示威性的車禍。

        捷克國防部發言人Jan Pejsek表示,中國駐布拉格外交官的行為違反了外交規定。他在發給路透社的電郵評論中表示他們跟踪蕭美琴副總統,收集她的日程安排,並試圖記錄她與捷克政界和公眾重要代表的會面。”

        他在電郵中更提到:“我們甚至記錄了中共情報部門試圖製造條件,對蕭美琴實施“示威性動能行動”(demonstrative kinetic action),但行動並未超出準備階段。”

Wednesday, June 25, 2025

新戰國時代的東盟應維持團結

        俄烏戰爭的局勢自2022年擴大規模,迄今看不可能和平結束。不久前還有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發生軍事衝突,在美國的斡旋下結束。中東地區幾乎不曾有一刻穩定。巴勒斯坦加沙地區更被譽為是中東地區的火藥庫。目前伊朗和以色列的戰爭已經牽涉美國。

        因此許多人在問,到底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否爆發?

Sunday, June 22, 2025

以外國水果SST補貼本地果農企業

      


 第一副首相兼巫統主席阿末扎希日前表示政府可能會檢討是否向入口水果徵收SST或服務銷售稅。

        這番話或許稍有舒緩民間不滿政府向入口水果徵收SST,但是這顯示有關方面功課做不夠,並未深入思考馬來西亞人的消費模式,以簡單一刀切方式擴大SST徵收範圍。。

        前財長林冠英提出一點值得我們反思,入口水果如年柑或蜜棗(kurma)也得繳付SST的話,那麼明年農曆新年和齋戒月,華裔和巫裔消費者就必須繳付更高的價格。消費者來說,這並非短期之內可以消化的。

        華人祭拜祖先神明,一般都會使用蘋果橙梨,偶爾還會看到黃梨,但是鮮少有人拿木瓜、西瓜或山竹祭拜祖先神明。蘋果橙梨雖是入口水果,但幾乎每一個溫帶國家都有種植和出口這三類水果,國際市場貨源充足,價格相對低廉穩定,早已經成為平民水果。

Wednesday, June 18, 2025

告訴人民錢花在哪更重要

        聯邦政府決定在7月擴大銷售和服務稅(SST),引起坊間反彈。這個宣布涵蓋基礎建設、工商業建築服務以及新增六個領域,即租憑、建築、金融、私人醫療保健、教育和美容行業。其中部分進口水果和女士們愛光顧的美容服務也被列入擴大徵稅範圍之內。

        這個宣布在大約一個星期前宣布,卻在兩個星期後實施,普遍上許多消費者和民眾都吃不消。團結政府內有部分人士不贊成這項措施。有者建議預期這樣擴大SST徵稅範圍,倒不如重啟GST,讓每一個人都更透明地繳付賦稅。

        財政部後來再宣佈,凡在今年7月1日之前從事基礎建設、工商業建築服務的年銷售額不超過150萬令吉、以及新增六個領域,即租憑、建築、金融、私人醫療保健、教育和美容行業,如果年銷售額不超過50萬令吉,都無需注冊銷售與服務稅。

        不管哪一個政府施行什麼賦稅,民間不會有人高興。那些贊成重啟GST的人士,他們能夠擔保到時民眾和中小企業就不會反彈嗎?

Sunday, June 15, 2025

公開執法單位調查報告

        總檢察署是否享有絕對權利決定是否提控某人?答案:是!既然如此,總檢察署以什麼標準來衡量?答案:證據的多寡,以及證據的含金量。可惜的是,我們並沒有任何儀器或方程式可以進行這方的數字計算。

        好的證據就是直接證據,那就是能夠完完全全證明這個刑事案就是涉嫌者所幹的,沒有他人。如果這樣的證據,其量甚多,那麼總檢察署幾乎肯定可以立案,因為涉嫌者入罪的機會幾乎超過90巴仙以上。

        這時涉案者將會成為被告。被告的辯護律師為了要協助被告脫罪,必須卯足全力挑戰總檢察署提出的證據,質疑證據的合理性,盡力挑起合理的疑點。如果總檢察署從警方得來的證據固若金湯,那麼辯護律師就無法挑起任何合理疑點。

        吉隆坡高庭在6月12日針對首相安華的一名前助理尤索夫運毒和持有假槍(本文稱“尤索夫安”)的表罪不成立,當庭釋放。承審法官加米爾裁定,檢方未能出示可靠證據,以證實上述兩項控罪的所有構成要素。

Wednesday, June 11, 2025

不讓deep state攪局

        最近有一些課題對民主行動黨和希盟來說是相當棘手的。

        第一、總檢察署回函告訴已故趙明福家屬,針對趙明福命案,總檢察署由於證據不足,因此無法提控任何人士,因此案件被列為『無進一步行動』或『NFA』。

        趙明福家屬已經公開總檢察長發給趙明他們的公函。我覺得總檢察長的姿態相對謙虛。他甚至向家屬致歉和表示同情,同時詳細解釋為何會採取這樣的行動。他也表示一旦有新的證據必定將重新處理這宗命案。

        到底警方向誰問話?事隔十五年,當局還能夠搜獲什麼新的直接證據(direct evidence)?如無,是否可能搜獲間接證據(circumstantial evidence)?如果只有間接證據,它們的綜合力度(combined strength)是否可以超越合理懷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的門檻,讓涉案者入罪?

        第二、儲存或使用三桶以上,即超過42公斤的津貼煤氣桶的商家必須申請『定期受管制物品准證』。這個條規在2021年制定,當時還是內閣部長的馬華總會長魏家祥當時不提,反而現在抽水,顯然誠意不足。團結政府後來宣布暫緩執行這個條例,並且會在今年10月再修例。

        這場毫無預警、突無奇來的風波,就像之前的MyKiosk,最後還是緩了下來。

Sunday, June 08, 2025

政府宣布鎮定措施之後……

        聯邦政府在周四內閣會議宣布暫時豁免年收入不超過50萬令吉以下的中小企業電子發票。內閣在同一天的會議也暫時豁免小型餐飲業者針對桶裝煤氣桶申請準證。

        內閣在今年2月也曾經宣布豁免年收入低於15萬令吉的微型企業豁免開電子發票。

        這兩項措施對緩小商家的不滿情緒有一定的“鎮定作用”,但是我不敢說這是好消息,這是因為下半年國能的電費和RON95汽油可能調漲。再加上我國目前正和美國針對對等關稅進行談判,因此還是前路還是挑戰重重。

        其實這些經濟轉型的陣痛,即不受歡迎但非常需要的政策,都必須按部就班,一點點地落實。一旦不能持之以恆,結果會變成夜長夢多。

例如,政府在2024年推出主要數據庫,即Pengkalan Data Utama(PADU),要求全體國民和各個政府部門把相關資料輸入進入PADU,以方便聯邦政府通過這個數據庫來決定如何發放援助金。

盡早成立這個數據庫是必要的。這是因為一旦政府收回所有主要的集體式補貼後,政府必須把這些緊貼重新回饋到睇下階層人民的手中。

Wednesday, June 04, 2025

規範長照服務迫在眉睫

        由於長期面對勞工短缺,加上多名外籍移工最近遭逮捕,負責人擔心當局會控告非法雇用移工,因此芙蓉美嘉威安老院61歲的負責人劉西堂和妻子在萬念俱灰下開記者會宣布結業,要求家屬把安老院內的長者載回。

        養老院不能合法聘用移工,加上本地員工不願意加入這個行業,導致許多非營利組織經營的養老院被迫關閉。

        這是劉西堂在記者會上說的。他的處境在中文報章的地方版獲得廣泛報導。雖然是地方新聞,但是劉西堂卻點出許多非營利養老院的窘境。因此新聞一出,各地業者紛紛表達關心。媒體工作者更在本身專欄為劉西堂撰文發聲。

        在許多嚴重老化的國家,幼兒園和托兒所已經被改造為養老院。許多商家已經看到商機。面向不同收入階層的長者,他們興建長者醫護中心、長者護理酒店、主打方便長者居住概念的房屋項目,讓長者在完全無障礙的社區自由進出。他們建的屋子面積不大,但是廁所、家具擺設完全符合無障礙用戶和長者的需求。

        身為政府,我們該怎麼辦?如果再允許養老院雇用移工,等於再開放多一個領域給移工、等於鼓勵人民依賴移工、等於流失更多的外匯、等於等於……

Sunday, June 01, 2025

南海問題如再無進展,不如先決定什麼不能做?

        上週順利進行的第46屆東盟峰會已經圓滿結束。貿工部部長扎夫魯和首相安華異口同聲表示我國帶領下的東盟正積極敲定『南海各方行為準則』,以及積極推動落實關於緬甸問題的『五項共識』。

        大約在7個月前,即2024年10月,東盟當時在時任輪值主席國寮國作出幾乎同樣的聲明。東盟每年鍥而不捨提出同樣的論點,到底有多少進展?各國在談判桌上到底說了什麼?這些細節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東盟不像歐盟。歐盟有27個。雖然成員國國力不一,可是其成立目標是邁向政治和經濟一體化,因此歐盟之下有許多超國家機構如歐盟議會、歐盟委員會。歐盟在主要政策、法律、貿易、貨幣等擁有統一的制度和規範。如此集體決策讓歐盟在和美國和大陸談判時擁有相當豐富的籌碼。

        反之,東盟雖然人口市場和總體經濟龐大,但是其持續性非常則依賴十國之間的共識。東盟成員國幾乎全部都是小國或發展中國家,即時最富有的新加坡和汶萊,也是名副其實的小國,即國土面積小的小國。加上每一個成員國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美國在貿易關稅的談判是和各個國家分開談判,無需和東盟單一談判。這造成東盟並沒有諸如歐盟般豐厚的談判條件。

        在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裡,東盟只有依賴各個國際公約和法律來約束成員國和大國之間的行為。如果有任何一個國家不遵守公約,這些公約將等同於一疊廢紙。

Wednesday, May 28, 2025

實行DLP不能一刀切

        我國的教育制度現在面對什麼挑戰?上週我受邀出席馬來西亞留學英國同學會所主辦的一場綜合論壇。第一個題目關於我國當前的教育狀況。出席和演講嘉賓雖然大多都是馬來精英,但是他們的孩子在國小就讀,經驗獨特、觀點一針見血。

        首先,馬來西亞學生在後疫情時代整體學術表現下滑。其二,城鄉學術差距加劇。其三、英語和國語整體掌握能力不佳,即便在國小也是一樣。其四、現代教育依靠高科技教學工具,鄉區在這方面遠遠落後。其五、未來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可是綜合上面四項問題,我國無法提供足夠的人才。

        演講嘉賓也拿出教育部在國會提供的答案,證明教育鴻溝逐漸擴大。

Monday, May 26, 2025

把貨賣到美國去

        美國和大陸對等關稅貿易戰延燒迄今,情勢依舊不容樂觀。

        雖然雙方已經放下臉皮坐下來談,但是談判結果一日未揭曉,全球經貿發展的前景依舊不敢樂觀。

        美國和大陸的貿易戰並不是由川普發動。拜登時期的美國已經針對來自大陸的太陽能電板、優質電池、電動汽車和半導體產品加重關稅。川普只不過在上任後進一步加強和執行更苛刻的關稅。

        川普的策略是利用談判優勢針對大陸企業,迫使他們把部分產業鏈遷移到美國。換句話說他並非是要針對其他國家加徵如此繁重的關稅,而是以關稅彰顯他的決心和意念,要求大陸和他們談判,而大陸也一如所測,和美國展開談判。

        對於其他國家,川普以軟硬兼施的方式要求其他國家配合他的節奏,至少不要成為大陸商品的洗產地。

        兩國談判最後結果會是怎樣?

        一、 談判破裂、這將會是最壞的結局。雖然如此,這也不是川普的原本目的。他曾經承認確實對大陸商品徵收太高的關稅。這是因為在這樣的關稅下,美國根本不可能與大陸有任何貿易關係。

        二、 談判成功。雙方交換條件,互相削減對方貨品的關稅。這有可能是漸進式的削減,即雙方相互遵守協議到一定的目標後才同意互相削減某些關稅。可是,雙方所徵收的關稅不大可能回到以前的水平了。或;

        三、 談判未有結果,雙方維持現狀擇日再議。

Wednesday, May 21, 2025

州議會也能夠人工智能化?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人工智能(AI)。可是您知道人工智能到底和州議會與立法機構可以產生什麼火花嗎?

        最近雪州州務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魯丁在谷歌辦公室見證雪州政府與馬來西亞谷歌雲(Google Cloud)合作推出為期3年的人工智能計劃就首先提到筆者所領導的雪州州議會

        雪州州議會配合行政機構的『Teraju AI』,是11個參加這個優化工作流程項目的機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參與這項項目的非行政機構。其他或挑選參與這項項目的有雪州財政部、土地局、地方政府等。

        這項計劃是由雪州技職發展中心(STDC)與大馬谷歌雲聯合推動。第一期3年的項目預計將會耗資500萬令吉。

        誠如州務大臣所言,州議會在拿督鄧章欽議長時代就開始以光碟的形式提供PDF電子版本的會議記錄給朝野議員,一改過往提供紙本記錄的傳統。在楊巧雙議長的年代,雪州州議會提升官網功能,把所有會議記錄、議員的提問、行政議員的書面答案以及所有調查會員會(Select Committee)報告一併上載至州議會官網(www.dewan.selangor.gov.my)。

Sunday, May 18, 2025

半島養豬業前路何方?

        如果要說有哪一個農業活動和馬來西亞華社關係密切,我的答案不是勞勿的榴槤農、不是金馬崙高原的菜農、也不是全馬各地的小園主,而是遍佈全馬各州的豬農。

        漢字的“家”就是部首寶蓋“宀”(意即房屋)加“豕”(意即豬)。從這裡就知道漢人五千年歷史長河之中,“家”和豬關係密切。

        再說的通俗一點,馬來西亞的養豬業和豬肉銷售幾乎全部由華裔或華商經營。馬來西亞豬肉食品最大的顧客群還是華社,其次是東馬沙巴和砂朥越的非穆斯林土著。馬來西亞的印裔同胞雖不回避豬肉,但一般也不食用豬肉。

        最近由於豬肉供應不穩定,導致價格應聲上漲。各大華文報章日前在地方版以顯著版位報導我國豬肉價格為全亞洲最高,達到每100公斤1780令吉。

        由於豬肉昂貴,許多華裔顧客轉而選擇雞肉。這樣一來會否產生連鎖反應,間接推高雞肉的需求?這會否影響雞肉價格?根據網絡資料,除海鮮外,馬來西亞豬肉供應佔國內肉類消費市場約9巴仙,雞肉80巴仙,牛肉10巴仙,其餘不到2巴仙則是羊肉。

        因此,穆斯林官員在管理養豬業、豬肉供應和價格問題時,總不能以為事不關己,認為這是華人的問題。試想:如果華裔消費者買不起豬肉,他們不會和穆斯林一起搶購雞肉嗎?因此豬肉也應該被列為是國家糧食供應安全的一環。

        為何豬肉供應不穩定?前幾年是飼料短缺所致,現在則因為病毒肆虐導致豬農被迫減產。獸醫局為了阻斷病毒擴散,經常強制毀豬和禁止生豬越州。

        雪隆則是全馬豬肉需求最高的地方。除少數貨源來自雪蘭莪瓜冷縣,還依賴霹靂或檳城的生豬。此外,市場上也有少數冷凍入口豬肉。雖然價格便宜,但是本地顧客一般因口感因素而偏愛本地新鮮豬肉。

Wednesday, May 14, 2025

PMV帶動無限商機

        政府是否允許電動滑板車(e-scooter)合法上路?這個問題曾經在2022年熱議。事關當時的交通部長魏家祥表示政府已經修法禁止公路使用者在公路使用電動轎車(e-bike)或電動滑板車。

        所謂的e-scooter其實是個人移動交通工具(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簡稱PMV)的一種。其他同屬PMV的還有電動腳車、調動滑板、甚至是電動三輪車等。

        這類交通工具大多以鋰電池電力發動,為單一搭客提供短程通勤。時速一般不超過每小時30公里,續航能力在60分鐘左右。

        在小地方或鄉區,這類型交通工具主要為家庭主婦、老人或殘疾人士使用,以方便他們在社區走動。在大城市中心,這類交通工具功能多為彌補公共交通生態環境中的前後一里路,與接駁巴士、共享腳車、打車服務和DRT等共存。

Sunday, May 11, 2025

為何科索沃不是聯合國成員國

        最近有一則新聞引起我的關注,那就是科索沃共和國女總統維約莎奧斯曼尼博士率團官訪馬來西亞。

        這位43歲的年輕女總統在來訪前通過她的X賬號感謝馬來西亞允許科索沃公民30天免簽證訪馬。

        抵達馬來西亞後,她向首相安華授予該國最高平民榮譽——獨立勳章,以表達科索沃對馬來西亞獨立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

        奧斯曼尼總統也表示科索沃將會在吉隆坡設立大使館,以及感謝馬來西亞長期支持科索沃的獨立。

        重點來了:科索沃並非聯合國成員國、科索沃自2008年獨立以外一直無法成功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哪一個國家反對?塞爾維亞、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爾維亞的盟國。

Saturday, May 10, 2025

雪隆文化遺產之友協會主辦513事件罹難者追悼儀式致詞稿

        我仍清楚記得,1992年我在霹靂三德國民型中學(SMJK Sam Tet)這所由天主教教會創辦的教會男校上第一堂的中一歷史課時,當時的馬來裔歷史老師問我們:「我們為何要學習歷史?」

        我當時的回答是:「因為我們必須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例如513事件。」

        我也記得清楚,當我首次當選為八打靈再也北區甘榜東姑州選區的州議員時,我曾舉辦一場主題為「從513到一個馬來西亞」的論壇。

        當時我只是單純希望能夠做些事情,以紀念那些在悲劇中罹難的同胞,同時號召各族人民從這段傷痛歷史中站起來,重新建立彼此的歸屬感與團結精神。

        我從未想過,自己當時的行動可能會被某些特定勢力炒作,操弄種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Ucapan Memperingati Pemergian Mangsa-mangsa Peristiwa 513 anjuran Persatuan Sahabat Warisan Kuala Lumpur dan Selangor pada 10 Mei 2025 di Tapak Perkuburan Mangsa Peristiwa Mei 13 Sungai Buluh

        Masih segar dalam ingatan saya semasa saya hadir ke kelas pertama Sejarah Tingkatan Satu di SMJK Sam Tet pada tahun 1992, apabila guru sejarah bertanya kepada kami: “Apakah tujuan kami belajar Sejarah?”

        Saya menjawab pada masa itu: “Kerana kita perlu belajar daripada kesilapan dulu seperti Peristiwa 513.”

Masih segar dalam ingatan saya, apabila saya mula dipilih menjadi Ahli Dewan Negeri bagi kawasan Kampung Tunku, Petaling Jaya Utara, saya pernah menganjurkan sebuah forum bertemakan “Dari 513 ke 1Malaysia”.

Pada masa itu saya hanya ingat hendak membuat sesuatu untuk memperingati mereka yang terkorban dan mengajak rakyat berbilang kaum untuk bangkit daripada peristiwa sedih ini untuk memupuk semangat kekitaan.

        Tidak pernah terlintas fikiran saya pada masa itu bahawa saya sedang melakukan sesuatu yang berkemungkinan besar boleh diapi-apikan oleh puak-puak tertentu untuk kepentingan politik mereka.

        Juga tidak pernah terlintas dalam fikiran saya bahawa tidak lama selepas tahun 2009, apabila penganjur program hari ini berjaya menemui peninggalan tapak kubur mereka yang terkorban dalam peristiwa hitam tersebut, sehingga memorial diadakan setiap tahun untuk memperingati mereka.

Wednesday, May 07, 2025

國會辯論對等關稅意義重大

        國會下議院週一召開特別會議。朝野議員能夠理性辯論美國川普總統對馬來西亞實行24吧仙對等關稅,意義重大,值得表揚。

        目前美國總統提供長達90天豁免期,以讓各國和美國商務部協商。代表馬來西亞談判的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已經去了美國一趟。他在國會辯論後的記者會公開陳述美國的四大要求。

        第一、舒緩兩國貿易逆差。美國政府對馬來西亞政府在酒精飲品和汽車徵收的高稅務、實行嚴格進口管制,以及在某些經濟領域限制外國企業持股比例。

        第二、非關稅壁壘過多。美國投訴馬來西亞的清真認證申請過程過於冗長,甚至比其它認證耗時更久。

        第三、提供技術保障機制、包括要求馬來西亞保障來自美國的相關技術不會遭它不認同國家所應用。針對這點,我個人認為馬來西亞只要不違反契約精神,應該不成問題。

        第四、加強馬來西亞在美國的投資。安華已經表示馬來西亞官聯公司目前在美國債券和股票市場的投資了450億美元。

        美國政府可能也要求馬來西亞商家在美國投資設廠。馬來西亞是否有任何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有能力前往美國設廠投資?這點政府必須研究,不能輕率。

Sunday, May 04, 2025

華社的忠誠不能由一兩個老人家說了算

        今年清明節,我和家人前往廣州花都『行清』。到了花都,進入太祖的私塾,攝入眼眶的就是下面這段祖訓:

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

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

        這首祖訓是以七字詩律的方式呈現給後代。每一個詩有八句,每一句有七字,看起來複雜,其實內容非常淺白易懂。

        祖訓前半段提到,不管劉家後裔無論騎馬還是步行外出疆土,人在外地就任隨當地習俗,安身立命和服從當地的綱法,如果在外處久了,這個地方也算是自己的地方,日子久了,當時所謂的他鄉也是自己的故鄉了。

        祖上這段文字非常有智慧。他知道後代子孫有可能有一日遠走他鄉。雖然他們可能會不來,但最重要的就是子孫後代要懂得融入所在國,將所在國認定是自己的故鄉。

        如果我有能力,我會嘗試把這些話告訴那些到現在還在懷疑馬來西亞華社對國家忠誠的政治領袖。

Wednesday, April 30, 2025

說到299令吉的攝影配套

        最近一名馬來西亞全職攝影師通過主持人小馬的《老闆不敢發的朋友圈“單元投稿表示,自從馬中兩國互免簽證開跑之後,許多大陸攝影師團隊直接飛來馬來西亞接單,主打299令吉『便宜、快速、出圖漂亮』配套,變相壓縮本地攝影師的競爭空間。

        無獨有偶,拿督劉明接受BFM財今電台訪問也對大陸產品在無法出口至美國的情況之下會轉來馬來西亞傾銷,進一步打壓馬來西亞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最近醬油商公會也發表同樣的擔憂。中馬醬油廠商公會會長文兆良表示,馬來西亞目前有超過八萬家大陸人開設的餐飲業門市,後者採取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即食材、調味料、廁紙等都是來自大陸,本地醬油業者並沒有因為市場擴大了而得利。

        我有一位做裝修的朋友曾向我分享,他有一位長期客戶向他索取報價單,他按照要求提供報價。可是客戶遲遲沒有回應。沒想到他幾天后經過客戶的店面,發現裡面有三五位大陸工人在現場開工。經查詢下發現他們以遊客身份訪馬,借免簽證方便進來十多天。竣工後領工資就回國,無須繳付任何賦稅或所得稅。

        馬來西亞當初不僅提供大陸遊客免簽證的方便,同時也給印度和土耳其的遊客同樣的方便,為何我們沒有聽過印度或土耳其的廉價勞工湧入大馬?為何我們沒有聽說印度和土耳其的廉價商品湧入馬來西亞消費市場,擠壓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和零售業的生存空間?

        這點值得我們思考。

        我不是保護主義者。我認為既然馬來西亞是一個市場經濟體,也是世貿組織和CPTTP成員國,馬來西亞有義務遵循這些國際貿易條約和組織所製定的遊戲規則。

        但是如果有人違反遊戲規則,甚至進一步直接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政府絕對不能坐視不理。政府必須思考的是:如何能在沒有抵觸遊戲規則協助中小企業,如何解決外勞湧入我國搶灘?

        我曾經提到,ETA或許可以解決外國人入境大馬進行刑事活動,但是ETA更有效的就是阻止外國人士進入我國非法就業。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略修改《2010年競爭法令》。確保馬來西亞廠商若非法僱用外勞或外籍承包商,也會面對法令製裁。

        馬來西亞競爭委員會(MyCC)其實已經通過媒體監督制止國內所有違反競爭法的商業活動,那麼他們也必須監督在社交媒體氾濫成災的廣告。例如針對上面的這位攝影師的情況,有關攝影師何不向MyCC舉報這些違反公平競爭的商業活動?

最近巴生皇城市政廳端出新政,自2025年6月1日起禁止所有地方政府管轄下的公共巴剎餐飲小販聘用外勞或獲得永久居留的外籍人士擔任小販助手,也就是所謂的『勞闆』。即便是本地員工也必須向地方政府登記。

        我認為這是其中一項地方政府可以實行的方案。雖然外籍勞工離鄉背井來馬,甚至願意工作更長的時間,可是本地勞工除了工作,也必須兼顧家裡的大小事,根本沒有辦法像外勞一樣從早做到晚。因此政府的政策必須盡可能公平對待本地和外籍勞工。

        這些政策離不開有效執法。因此我認為現在是時候努力推廣數碼身份(DigitalID)的運用,使用人臉識別來辨別所有的外籍員工和入境我國的遊客。 移民廳的數據必須公開和其他執法單位分享,確保所有執法單位能夠有效地取締違規的外籍人士。

        馬來西亞自2024年就已經針對從海外網購的低價值商品,即低於五百令吉的商品徵收10吧仙的銷售稅。我認為這還不夠。貿消部可以考慮加強馬來西亞的商標法,規定所有在大馬上架的商品必須展示國貨百分比據多少吧仙。

        例如某商品的生產成本是100元,裡面的零部件可以來自世界許多國家。身為馬來西亞消費者,我有興趣知道在這100令吉裡面,生產商到底花了多少錢來購買來自馬來西亞原料、零件或服務?

        我們不祈求全部商品都是國貨,但是如果有關商品一般以上的生產成本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再對比同樣性質的商品,但是沒有辦法確認到底馬來西亞的部分佔據多少吧仙,那麼身為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到底要購買哪一件商品?

        到底政府還可以做些什麼?大家一起討論吧。

劉永山

Sunday, April 27, 2025

制定公平清楚遊戲規則很重要

        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日前已經在華盛頓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特尼Howard Lutnick)和貿易代表葛雷爾(Jamieson Greer)。據稱大馬是繼日本和越南之後第三個和雷特你與葛雷爾談判的國家。

        第二財長阿米爾日前也是人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春季會議。

        我對阿米爾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提到的公平貿易協議特別有興趣。根據《星洲日報》的轉載報導,阿米爾說:“就將所有的東西放在談判桌,去討論什麼是公平,抑或什麼是不公平。”


        換句話說,馬來西亞代表團面對美國,必須把所有的事實擺在雷特尼與葛雷爾面前,讓他們知道馬來西亞從美國多買或少買什麼、美國從馬來西亞又多買或少買什麼,以及未來兩國能夠跟對方再多買些什麼東西?

        貿工部在東姑扎夫魯和兩人會面後也發表文告,願意就四大關鍵議題與美國談判,即減少貿易逆差、解決非關稅堡壘、加強科技安全防護以及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的可能性。

        就“減少貿易逆差”和“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文字,我們可以窺探馬美兩國未來的經貿合作將會朝向哪一個方向。

        短期之內,馬來西和美國肯定會嘗試達到雙贏,即馬來西亞會提高美國的進口,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也將會告訴美國,即馬來西亞每年對美國的服務貿易是逆差的。例如馬來西亞消費者所消費使用的微軟服務、在谷歌、面子書甚至是Youtube打廣告的廣告費,全部都是流向美國。

        至於“探討簽署雙邊貿易協議”,難道東姑扎夫魯說的是馬美自由貿易協定?馬美自貿協定自奧巴馬時代就已經開始啟動,但由于兩國後來在國內面對壓力,因此談判擱置。如今事過境遷,如果兩國能夠恢復談判,相信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有利。

        這尤其是馬來西亞和英國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TP)成員國之一,而美國則不是。因此對馬來西亞來說,如果能夠和美國談成自貿協定,再加上馬來西亞和英國和中國的商貿關係,這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有利。

        當然,對向馬來西亞此等小國來說,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制定公平和清楚的遊戲規則。”

        要了解什麼是公平和清楚的遊戲規則,我邀請讀者閱讀前中華民國台灣經濟部長尹啟銘從公職退下來後撰寫一本題為《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的書。裡面第五章——美中貿易戰撼動全球,就提到提到許多關於美中貿易戰的前沿和背景資料。其中大部分都是關於許多針對商貿遊戲規則糾紛。

        美國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沒有依循其所作出的承諾改革國內的經濟和政治體制,反而遊走在邊緣和灰色地帶佔便宜。中國則否認美國的指責,並認為美國每次都會祭出各種理由和手段幹掉世界經濟老二。世貿組織則是一個過去幾十年不曾經歷任何重大改革的國際組織,許多成員國投訴它無法保護本身利益,可是它的改革步伐卻非常緩慢。

        即時今天沒有高達145吧仙的關稅,中美兩國已經不存在任何貿易。馬來西亞本來高度依賴國際貿易來促進我們的經濟發展,日後這個途徑將承受更大打擊。

        過去熟悉的全球穩定短期內不會恢復,保護小國的規則也難再維繫。一旦國際規範日漸式微,國際機構弱化、規範瓦解、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就會開始抬頭。許多國家將會出現集權統治、民主價值日漸式微,國家領導基於狹隘的自身利益被迫以武力或施壓達成目的,各國保持獨立自主的成本顯著增加。

        上一次類似情況就是1930年代——本來就是美國制裁日本,禁止售賣原油給日本,導致貿易戰升級為武裝衝突,最終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無人能預測當前局勢未來數月或數年的發展,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全球危機正在累積醞釀,時刻保持警惕、強化經濟和科技能力,並與理念相近的國家,相信良善力量的組織加強合作。

        馬來西亞也必須比許多國家作更充分的準備。因此,强化憲制民主,改善行政效率、推動進步立法、强化司法獨立等都是最基本的功夫。

        中華民國先總統孫中山先生在《中國人之直言》曾經提到:“我的建議是,美國的資本家們與中國人聯合共同開發中國的實業,美國人提供機器和負責外國專家們的開支,中國人提供原料和人力合作的基礎,建立於平等互惠的原則上。”

        萬變不離其宗,時隔一百多年的馬來西亞,何不也站在同樣高度上,讓美企和陸資來馬投資生產?如果我們能夠在公平合作的基礎上,不走邊緣灰色地帶,規規矩矩把高質量的服務商品輸出到全世界,包括美國和大陸地區。何樂而不為?

        我始終相信,前路雖更艱難,但只要一心不亂,團結堅定,馬來西亞必能在動盪世界中屹立不倒,甚至可以為穩定全球貿易作出貢獻。

劉永山


Wednesday, April 23, 2025

佩戴國旗扣章感覺如何?

        最近許多關於馬來西亞國旗輝煌條紋的新聞。有一則新聞曾經引起熱議,可是後來卻沒人注意,但是發生后卻很有意義,那就是教育部規定中小學生開學後要佩戴國旗扣章。

        我閲讀各語文媒體的報道,尤其是華文媒體的報道,竟然發現學生與家長的反饋都是正面的。這點倒是令人覺得驚訝。

        這是因爲佩戴國旗扣章的新聞曾經在不同社群引起不同的看法,即便在華社也有不同的回響。倘若處理不當,隨時遭政客炒作。

        有學生們甚至回應佩戴扣章感覺自豪。更多時候我看這事感覺威風。

        我在怡保三德讀書生涯也曾有這種感覺。許多與我同輩的學生參加學會或團體生活,都會有佩戴領口扣章(collar badge)的習慣。在我的年代,除了領口扣章,校徽也是用鐵片做成的扣章。一當佩戴扣章,自豪感油然而生。

Tuesday, April 22, 2025

世界格局忠奸善惡並無絕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才前腳剛離開馬來西亞,美國一位保守派新聞評論員Bill O‘Reilly後腳卻揶揄馬來(馬來西亞)不是富國,沒錢購買中國大陸商品。

        可想而知,他這番言論即刻引起馬來西亞各階層的反彈。許多人對這個美國佬的狂傲自大嗤之以鼻。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有許多商家確實擔心,如果大陸本來要銷往美國的商品被迫以低價傾銷到馬來西亞,這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意?

        美國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其憲法闡明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因此只要任何新聞從業員沒有觸犯法律,他們可以自由提出評論。加上這位美國佬只是媒體人,他並非政府官員也不是政治人物。馬來西亞能夠做的,或許只是禁足他入境馬來西亞。

        言論自由是我們所認同的普世價值觀,可是卻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實行同樣的標準。俄羅斯、大陸、越南等國家便是最好的例子。既然我們相信言論自由,我們更不能無視這個最基本的區分。

        這類言論將會進一步削減普羅大眾對美國的好感,直接強化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可是,他的看法不能代表主流美國人。什麼是美國人的主流想法,這就得看川普為何上台?

無意錯誤報道及蓄意捏造謊言是兩回事

        《星洲日報》最近因錯誤使用AI繪製的馬來西亞國旗引起熱議。

        目前《星洲日報》已經在電子報版本修改錯誤的國旗、以三語刊登道歉啟事。警方接獲民眾報案後著手調查此事。警方在錄取兩位編輯的口供後三小時便釋放兩人,目前兩位編輯已遭暫時停職。警方也把查案報告交由總檢察署決定是否要控上法庭。

        先從法律的角度來談。警方援引《1963年徽章和名字(防範不當使用)法令》第(3)(1)(c)以及《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第(4)(1)(b)條文來調查《星洲日報》。

        如果總檢察署以《1963年徽章和名字(防範不當使用)法令》第(3)(1)(c)來控告兩人,那麼一旦有罪,兩人將會面對最高1000令吉的罰款。

        如果總檢察署以《1984年出版及印刷法令》第(4)(1)(b)條文來控告兩者,則兩者將會面對罰款不超過兩萬令吉、監禁不超過三年或兩者兼施。

        不管從檢察署援引哪一個法令,從刑罰規模來看,這是屬於推事庭(Magistrate Court)的級別,比地庭(Session Court)還低。

        我們在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既然已經犯上錯誤使用國旗,媒體道歉認錯乃是無可厚非。

Wednesday, April 16, 2025

何不委任東姑扎夫魯當駐美大使?

        此時正值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各國實行對等關稅之際,馬來西亞駐美大使一職卻長期懸空。這樣下去,美國政府會否認爲馬來西亞不認真看待和美國的外交關係?這樣又會否影響我國的利益?

        最近首相安華宣布將派遣國際貿工部長東姑扎夫魯前往美國和美國政府針對對等關稅進行談判。與其推薦他出任下一任羽總會長,為何不委任他出任我國下一任駐美大使來延續政治生命?

        雖然我曾經在2022年在本欄撰文調侃東姑扎夫魯,但是縱觀他出任國際貿工部長的表現,我覺得駐美大使這個官差最適合現在的他。

        如果讀者們沒有忘記,在2022年3月,財長扎夫魯當時曾經堅決反對讓公積金局會員再一次提出存款。

        當時東姑扎夫魯曾說,寧可辭職也不妥協於錯誤決定。雖然他的態度強硬,引起大批網民討伐。時任首相伊斯邁還是允許公積金局會員再一次申請一萬令吉特別提款應急。

        當時的扎夫魯並沒有辭職。這就是我當時調侃他的原因。

        東姑扎夫魯并不是第一位從商界轉換跑到從政的部長,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回顧他的政治歷程。

        2020年3月9日,當時的他還是聯昌銀行集團總執行長。他在受委為上議員後於同一天辭去總執行長職,轉任財政部長。

        2022年11月,他辭去上議員職,並以國陣巫統候選人在全國大選中上陣瓜拉雪蘭莪國席,但最終敗給原區守土的誠信黨候選人拿督斯理祖基菲禮阿末。

        同年12月,東姑扎夫魯受委貿工部長,並再度宣誓就任為上議員。

        東姑扎夫魯本來在2023年8月的雪州州選爭取代表雪州巫統出戰其中一個州議席,無奈基於黨內人事問題而無法獲委上陣,只能繼續以上議員的身份出任國際貿工部長迄今。

        東姑扎夫魯的任期將於今年12月截至。根據《聯邦憲法》,一名上議員只能當最多兩任。由於這已是東姑扎夫魯的第二個任期,因此他必須在任期届滿後卸職。由於他不再是國會議員,這表示他也必須一并卸下內閣部長職。

        今年年初曾謠傳他將退出巫統加入公正黨。雖然這不至於要進行補選,但是巫統内部對這嗤之以鼻。然而對東姑扎夫魯來説,繼續留在巫統會有怎樣的發揮空間?

        我個人認爲東姑扎夫魯在團結政府之下出任國際貿工部長的表現不俗。在安華的領導之下,他一直跟進每一項重大的外貿投資。留意投資議題的必定知道,每年MIDA報告裏提到的數據大多都是潛在投資數額,東姑扎夫魯所領導的貿工部必須努力跟進,要不然很可能一切成爲徒然。

        此外,貿工部也必須積極和每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協調,確保來馬的投資者在落地抵達後做到無縫接軌。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往往看得出一名部長的實幹能力。

        有鑒於此,我斗膽建議,既然團結政府肯定東姑扎夫魯的能力,同時希望在他卸下上議員的職位后能夠延續他的政治生命,與其推薦他出任馬來西亞羽球總會會長,倒不如考慮委任他出任下一任的駐美大使?

        更何況,委任大使一般由首相向最高元首推薦,中間並不涉及太多的法律程序。東姑扎夫魯可以成爲駐美大使兩三年,把馬美關係推高后再回國參選也不是問題。

劉永山


Sunday, April 13, 2025

芬太尼在大馬出現了

        最近副警察總長阿育漢在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出席污水分析研究設備啟用儀式時說,警方通過污水分析發現,越來越多人濫用芬太尼(Fentanyl)。

        什麼是芬太尼?

        網絡資料,芬太尼是一種人造的強效藥物,主要作麻醉和鎮痛,起效迅速,作用時間極短。其鎮痛效力比海洛因強30至50倍,比嗎啡強100倍。臨床用於麻醉前給藥及全身麻醉誘導、手術前中後鎮痛與疼痛管理,以及癌症止痛,或用作鎮靜劑。

        當然,任何麻醉劑遭濫用就變成毒品,而且會讓人上癮。美國和大陸的貿易核戰正打得火熱,芬太尼就是導引之一。

        美國政府表示芬太尼僅僅在去年造成7萬名美國公民失去性命或家庭成員。芬太尼大多混入一般的藥物,通過墨西哥的販毒分子和人蛇集團走私進入美國。

        川普進一步指責生產芬太尼的原料大多來自大陸,並且通過大陸公司或個人在墨西哥設立的工廠生產芬太尼,然後再走私進入美國。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這類毒品大多都是通過小型車輛通過關卡進入美國境內。各州總檢查署在境內追查的毒梟除了墨西哥公民以外,也包括許多獲得美國國籍的墨西哥公民和大陸公民。

Wednesday, April 09, 2025

耐心等待爆炸案調查報告出爐

        國油位於雪州布特拉高原的一條液化天然氣輸送管上周因發生泄漏爆炸引起大火,燒毀或燒壞百餘閒居所。

        目前可以斷定的是,事發地段屬國油運輸管保留地。有目擊證人在事發前看見承包商在該地段挖掘泥土。根據媒體報導,該承包商是附近店屋發展商所委任,主要在該地段安置排污管。同樣有報導指居民曾向地方政府投訴為何允許承包商在該敏感地段施工?

        首邦市市長拿督阿米魯向媒體確認收到來自居民的投訴,但是無法想起是在何時收到投訴。無論如何,他表示承包商是在獲得准證的情況下施工。

        對放火稍有常識的都知道,燃燒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也就是燃料、氧氣和高溫。這裡說的高溫,可以是點火機、靜電、雷電等等。要燃燒,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Sunday, April 06, 2025

關稅大棒來了,該怎麼辦?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全球60多個和美國貿易順差巨大或對美國商品設置高壁壘國家實行對等關稅,全世界為之嘩然。

        馬來西亞不幸榜上有名,遭徵收高達24巴仙的關稅。川普之前已經多次揚言要揮舞關稅大棒,當時提到的國家有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越南,現在的清單出現更多國家。

        馬來西亞必須如何應付?

        首相安華在週五(4月4號)晚上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政府的這項新措施。隨後貿工部也發表了文告解釋當晚會議討論內容、目前馬美兩國的貿易情況、馬來西亞目前的經濟表現以及未來的應對措施。

        民間組織也針對此事提出看法。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建議政府為我國企業協助擴大國際市場,以及提供更多財政援助提升產能。馬來西亞廠商聯合會呼籲政府暫緩施行一系列對企業不利的措施,例如擴大SST徵稅的範圍以及調漲電費。

Wednesday, April 02, 2025

我對氣球哥的看法

        最近一名來自彭亨州而連突的巫裔氣球小販在吉隆坡峇度律(現稱端姑阿都拉曼路)被指無牌營業,結果遭吉隆坡市政局執法人員扛上,最終因和執法人民發生集體衝突,被迫送院就醫。

        這事剛好發生在齋戒月末,因此毫無倖免地再一次遭有心人把它當作種族宗教議題炒作。

        團結政府要員趕緊出來滅火,希望這個議題不會讓馬來穆斯林同胞再次覺得遭人圍城的心態。

        另外,吉隆坡市政局也出來為自己人開解。一時之間,誰對誰錯?

        當地方政府和縣土地局的執法人員不是一件好差事,因為分分鐘會落得內外不是人。

        倘若依法行事,可能會得罪一些利益人士。如果對違規者網開一面,則面對眾人輿論紛飛,說執法不嚴,收取賄賂等等。

        怎麼辦?

Sunday, March 30, 2025

東盟須認真打擊跨境犯罪

        我在日前禮貌拜會雪州總警長拿督胡先。當我們聊到治安問題時,他告訴我最近電信詐騙和電商詐騙案件異常猖獗,每年遭捲走巨額款項。

        我當時還哀嘆地打趣說:“難怪現在沒有人要破門行劫了。”

        最近跨國犯罪集團來馬來西亞設立呼叫中心,針對祖籍國公民進行電信詐騙。如果他們遭馬來西亞警方逮捕,可是受害者全部是大陸民眾,馬來西亞警察該用哪一套法律來調查和起訴他們?

        在邊境相對開放的情況下,馬來西亞如何能夠有效阻赫外國人前來馬來西亞進行非法活動?

        同樣的,許多馬來西亞公民在高薪利誘下被人蛇集團帶到黑幫雲集的外國犯罪區域進行同樣的非法活動,欺詐本國公民。這該當何辦?

        以上問題足以顯示網騙已不再是單純的社會新聞,而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課題。

Wednesday, March 26, 2025

釐清承認統考的優先秩序

        最近董總主席拿督陳友信日前表示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是董總目前最核心的任務,同時採取多方策略尋求突破,包括像砂朥越打破格局,先局部承認,然後在西馬也希望能夠在相關州屬取得試點承認,為進一步全面承認統考文憑打造有利時間表。

        爭取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是時代產物。它始於1973年的獨中復興運動。當時的華社為何承認統考文憑?第一個原因是出於爭取政府對馬來西亞華裔文化的認同和熱愛。

        七十年代的獨中課程綱要主要還是源自大陸或台灣,這肯定無法獲得本國政府承認。因此獨中課本和課程綱要多次參考馬來西亞教育部的課程綱要,把許多本土色彩寫進獨中課程綱要。現在的獨中可課程綱要更貼近本土,也和世界接軌,即豐富又多元。如把政治考量撇開,承認統考文憑應該問題不大。

        第二就是希望能夠造為獨中統考文憑的華裔子弟造就更多的出路。在那個時候,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學府幾乎全部都是國立大學,幾乎沒有私立大專。因此獨中生如果沒有SPM或STPM,唯一的出路的前往英美澳星或中華民國台灣升學。

Sunday, March 23, 2025

何必對李嘉誠口誅筆伐?

        中美兩國博弈最近又因為香港富豪李嘉誠出售兩座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所港口營運權給北國的貝萊德財團(Blackrock Inc)而引起大陸當局的不滿。

        長江和記實業是在今年3月初宣布決定22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的擁有權或經營權。雖然如此,該集團在大陸和香港所擁有的10所港口和營運權還是非賣品。

        根據媒體報導,除了巴拿馬的兩家港口之外,外號超人的李嘉誠也通過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 Group)出售另外41個港口和營運權給貝萊德財團,其中一個就是該財團在巴生西港的股權。

        本來這筆被長江和記稱為“一般商業交易”的買賣,可是卻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曾經揚言奪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而引人矚目。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說,這項買賣也牽連巴生西港,根本就是蝴蝶效應。

        網絡資料顯示,目前長江和記旗下的和記港口集團(Hutchison Ports Holding,簡稱HPH)所擁有的的South Port Investment Holding擁有巴生西港有限公司約23.55巴仙的股權。

        許多馬來西亞穆斯林對貝萊德並不陌生。去年這家公司曾經捲入馬來西亞機場公司收購案的爭議。當時美國全球基本建設夥伴(GIP)和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僱員公積金局和阿布扎比投資局組成財團,獻議以每股11令吉的價格,全面收購馬來西亞機場有限公司,然後私有化除牌下市,成為一家私有公司。

Wednesday, March 19, 2025

火箭黃金十年最關鍵的是前三年

        昨天3月18號是民主行動黨正式成立59週年。後天3月21號是已故新古毛區州議員李繼香逝世一周年。我把這兩個日期放在一起,除了緬懷李繼香這位上一代60後行動黨人的辛勤努力,刻苦耐勞和“打死不走”的拼搏精神之外,也感謝她在我於2004年加入行動黨後所提供的訓練和提點。

        我當時領的永久黨員證由時任秘書長郭金福簽發。在新首相阿都拉效應之下,他以219票微差票數在堡壘區敗給馬華王乃志。

        當年的大選也是啟用新選區劃分的界限。據稱當時的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席經過劃分後成為一個華裔選民低於70巴仙的選區。

        當時李繼香跟我分享的粗線條計算是這樣的,民主行動黨最有勝算的選區一般須有華裔選民佔七成以上。在那個時候,巫印裔選民一向以來都是國陣的鐵票。所以我們不用奢望這三成的非華裔選票會投給我們。

        民主行動黨要贏只能靠剩餘七成的華裔選票。可是在這之中,馬華民政至少有兩成的黨員票,裡面有大約一成是馬華鐵票。民主行動黨也有大約三成的鐵票。中間選民則佔兩成到三成之間。因此如果民主行動黨要贏,就需要靠“風”。如果吹反風,民主行動黨則可以靠本身三成的華裔鐵票,再加另外三成的華裔游離票以及不到一成的馬華民政黨員票過關。

Sunday, March 16, 2025

鞏固民主行動黨核心價值

        民主行動黨將在今天(3月16號)舉行第18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此次大會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遴選未來三年領導這個執政聯盟議席最多政黨的核心領導層。

        華文媒體在過去數周一直聚焦此次黨選誰上誰下,可是無法報導競選過程中比較細膩的觀察。

        我認為,代表們尤其是老黨員其實觀察得非常細膩。畢竟許多候選人都是國州議員,代表們其實對他們並不陌生。有些還曾經一起共事,因此代表們本身對他們的為人、態度和能力最為準確。

        這個世界一定會有一些人包裝得非常亮麗,可惜辦事能力一般。也有一些人是媒體的寵兒,懂得帶風向,製造輿論。也有的處事高調,可是平時不接電話,訊息大多已讀不回。又或者雷聲大雨點小,不管有事沒事每天早上都一定送上Good Morning,可是大難當前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謂拍照在前面,做事躲後面就是這個道理。

        也有候選人因為太過安分守己,在外被人批評的體無完膚,但是選區服務或施政表現,平時接聽電話,不管有事沒事都會盡快回覆短訊,宛如聽到、摸到、看到、感覺得到。



Wednesday, March 12, 2025

是時候為都更立法

        房地部最近在國會下議院提交《2025年都市更新法》,或簡稱為《都更法》。

        房地部長倪可敏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2025年都更法》是為了打造更宜居的現代化都市,以政策護航恢復和振興老舊城區及翻新陳舊建築物。

        根據城鄉規劃局的估計,國內一共有534個老舊社區適合進行都更。預計這些土地的總開發價值(GDV)估計約3225億令吉,這將大大刺激國內生產總值(GDP)。

        《2025年都更法》將專注四個方面,即都市重建(urban redevelopment)、都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都市振興(urban rejuvenation)和都市保護(urban conservation)。在這四個方案之中,只有都市重建涉及把原有老舊建築物拆除重建。

Sunday, March 09, 2025

《國防白皮書》進行到怎樣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周和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不歡而散,讓我想起來自台灣朋友的一句話:“靠天吃飯會餓死、靠人打戰會失敗。”

        川普和美國副總統萬斯認為澤倫斯基在白宮對美國指指點點而感到不滿。同樣的,澤倫斯基則因為川普當著記者面前公開說烏克蘭已經沒有談判籌碼而遭羞辱。萬斯這位80後副總統的發言似乎更加脫格和魯莽。

        對許多馬來西亞人來說,澤川大鬧白宮這齣戲碼肯定不是一件好事。雖然馬來西亞和美國沒有任何協防或安保合約,但是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坐井望天。

        對!我們可以批評川普和萬斯兩人狂傲。根據網絡新聞,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統計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開打以來,美國支援烏克蘭的相關撥款總計約1750億美元,其中1060億是直接送交烏克蘭,包括無償供應的武器彈藥以及補充烏克蘭各級政府的財政缺口等等。

Wednesday, March 05, 2025

公積金局吐氣揚眉

        公積金局公佈2024年派息6.3巴仙,許多人喜出望外,但是對那些長期留意公積金局投資表現的專家來說,這是有跡可尋的。

        副財政部長林慧英在去年多次對公積金局的派息利率表達樂觀。當然副部長並沒有把原因說清楚。直到公積金局作最後宣布後,大家才開始分析到底這6.3巴仙從何而來。

        根據財經雜誌《The Edge》在去年年味的報導,公積金局早在2024年前三個季度的表現遠勝於前年同時期的表現,因此斗膽猜測公積金局在2024年可能宣布比2023年更好的利率。

Sunday, March 02, 2025

我國須堅持和平解決地緣政治爭議

        最近《經濟學人》刊登一則報導,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拉攏發展中國家支持該國以「所有」統一手段。預計已經有70個國家承認大陸這樣的做法。根據報導,這樣的做法預計將會強化大陸武統台灣的合法性。

        《經濟學人》也報導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是在過去18個月內才採取新說法。 如果大多數國家都間接承認武統的合法性,聯合國實施制裁或譴責的機率也大大降低。全球對西方主導的制裁響應會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面對的制裁還低。 

        有趣的是,這一則報導特別提到馬來西亞。

        報道說就連與大陸有領土爭端、向來在台灣議題上避免選邊站的馬來西亞,也在2024年6月的聯合聲明採用新說法,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份,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國家統一」。過去多次出現的「和平」字眼不見了。

        這對馬來西亞未必是好處。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25

《國會服務法令》終於出爐了

        引頸長盼的《2025年國會服務法令草案》(國會草案)終於在週一通過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阿查麗娜在國會提交一讀。在提交這個草案之前,部長也在下議院提交《2025年聯邦憲法修憲草案》。

        有人稱這個法令是所有改革之母,因為其精神就是實行三權分立,確保議會的人事委任和運作獨立於行政權。一旦議會能夠獨立於行政權,議會就能毫無後顧之憂,扮演積極角色監督和制衡行政權和司法權。

        可是許多人對它非常陌生。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它既不是反跳槽法、也不是降低合格投票年齡、更不是擴大公民權的法案。因此我認為公民社會和律師公會可以主動提出更多的建議和看法。

        在2009年,雪蘭莪州議會在前任議長拿督鄧章欽曾經嘗試為《2009年雪蘭莪州議會服務法令草案》(雪州草案)立法。據我所知,協助起草《雪州草案》的也包括後來成為總檢察長的湯米湯姆斯。他們在當時參考許多英聯邦國家的現代議會服務法令,最後擬定雪州議會服務法令的版本。

Sunday, February 23, 2025

南中國海是東盟主席國的第二個難題

        最近南中國海不太平靜。大陸外交部週三(2月19日)表示,大陸反對越南在南中國海柏礁(Barque Canada Reef)進行填海活動。

        其實,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自十年前就一直惡化。上訴爭議也只不過是之前許多爭議的延續。

        根據網絡信息,柏礁位於南沙群島,雖然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被越南佔領,但許多國家都宣稱對該礁擁有主權。這包括大陸、中華民國台灣、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幾乎同一個時候,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通過社交媒體在2月18日表示當天上午7時左右解放軍海軍直升機向菲律賓漁業與水產資源局飛機做危險飛行動作,威脅飛行員和乘客的安全。

        針對上訴兩起事件,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自然予以反駁和斥責。

        東盟國家之中,菲律賓是當今與大陸針對領土糾紛表現最為激烈和突出的成員國。雖然另一個成員國越南在上世紀70年代末曾與解放軍交戰,但是越南最近選擇低調處理與大陸在南中國海各島礁的領土糾紛。

        馬來西亞和越南採取的手法幾乎一樣。過去一年也曾經發生大陸的軍機船艦開入或靠近馬來西亞控制的曾姆安沙島礁,但是馬來西亞選擇通過外交部低調處理。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25

雪州是馬來西亞的希望

針對之前鬧得滿城風雨的KK Mart火腿三文治濫用清真標誌事件,貿消部長阿米佔表示有關火腿肉片在經過檢測之下已經被驗證不含有豬肉基因雖然不含有豬肉成分不代表清真,因此有關生產商還是必須面對相關法律制裁 

濫用清真標誌固然是犯法的事,但是既然火腿肉片沒有豬肉基因,因此穆斯林消費者也可以放一百個心。 

我倒是好奇的是,當初喊打喊殺的巫青團團長阿克瑪,既然現在火腿肉片不含有豬肉,他是否準備收回當初他發出的言論,即Ham等於豬肉?大家不要忘記,當時的阿克瑪還搬出《牛津學習者詞典》,說Ham就是用豬肉做的。可能他的水準只是學習者程度,因此不知道馬來西亞廚師們可以把非清真佳餚以清真食材烹煮成一頓頓穆斯林可以安心享用的清真佳餚。 

TEKS UCAPAN ALU-ALUAN YANG BERHORMAT SPEAKER MAJLIS SANTAPAN MALAM SEMPENA ISTIADAT PEMBUKAAN PERSIDANGAN PENGGAL KETIGA DEWAN NEGERI SELANGOR YANG KELIMA BELAS TAHUN 2025 DI GRAND BALLROOM, HOTEL CONCORDE, SHAH ALAM PADA 18 FEBRUARI 2025

TEKS UCAPAN ALU-ALUAN YANG BERHORMAT SPEAKER MAJLIS SANTAPAN MALAM SEMPENA ISTIADAT PEMBUKAAN PERSIDANGAN PENGGAL KETIGA DEWAN NEGERI SELANGOR YANG KELIMA BELAS TAHUN 2025 DI GRAND BALLROOM, HOTEL CONCORDE, SHAH ALAM PADA 18 FEBRUARI 2025

    Menghadap Duli Yang Maha Mulia Sultan Selangor, 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Salahuddin Abdul Aziz Shah Alhaj.

    Menghadap  Duli Yang Maha Mulia Tengku Permaisuri Selangor, Tengku Permaisuri Norashikin.
    Ampun Tuanku beribu-ribu ampun, sembah patik mohon diampun.

Burung Merpati Terbangnya Tinggi,
Singgah Sebentar Di Hujung Dahan.
Tuanku Berangkat Bersama Permaisuri,
Mencemar Duli Ke Majlis Santapan.

Patik dengan penuh hormat dan takzimnya, merafak sembah dan menjunjung setinggi-tinggi kasih, di atas limpah perkenan Duli-Duli Yang Maha Mulia Tuanku berkenan mencemar Duli berangkat ke Istiadat Perasmian Pembukaan Penggal Ketiga, Persidangan Dewan Negeri Selangor Yang Kelima Belas pada pagi ini dan seterusnya berangkat hadir ke Majlis Santapan pada malam ini.

  Segala titah Duli Yang Maha Mulia Tuanku dalam perasmian tersebut akan dihayati dan dibahaskan dengan penuh perhatian oleh Yang Berhormat Ahli Dewan Negeri sekalian. Keprihatinan Duli Yang Maha Mulia Tuanku terhadap pelbagai isu berkaitan kesejahteraan rakyat Selangor, merangkumi semua lapisan masyarakat, akan sentiasa menjadi keutamaan bagi patik dan ahli-ahli Yang Berhormat sekalian.

  Patik juga ingin menyampaikan ucapan terima kasih dan penghargaan kepada semua pihak khususnya Y.A.B. Dato’ Menteri Besar Selangor, Yang Berhormat Ahli Majlis Mesyuarat Kerajaan Negeri, Yang Berhormat Setiausaha Kerajaan Negeri, pegawai Kerajaan, Setiausaha Dewan dan urus setia yang telah terlibat secara langsung atau tidak langsung dalam menjayakan Persidangan Dewan kali ini.

Sunday, February 16, 2025

大馬成東盟主席國不能交白卷

        今年馬來西亞將會成為東南亞國家協會組織的輪值主席國,挑戰甚大。

學者魏碧潔(Bridget Welsh)在今年2月7日《雅加達郵報》的一則題為《對馬來西亞出任東盟主席國失望的開始》,表示馬來西亞在首相安華領導之下過於關注安華個人而非解決東盟時下面對的問題。

魏碧潔認為馬來西亞必須在2025年領導東盟十國和美國政府積極展開對話,確保東盟未來出口至美國的產品不會面對貿易壁壘。

我覺得魏碧潔的這個建議相當有見地。雖然東盟十國之中目前只有越南遭川普提名,但是這並不代表東盟其他國家能倖免。因此安華今年必須更積極和美國政府聯繫,希望他們理解東盟十國的中立外交立場。這不是個人榮耀的問題,而是整體東盟的切身利益。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25

在巴基斯坦開會見聞

        上個星期三我和雪州副議長及州議會秘書受邀出席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議會主辦的英聯邦國家議會組織(Commonwealth Parliamentary Association,簡稱CPA)亞洲和東南亞區域會議。此趟趕赴省會拉合爾,雖只能前後短暫逗留四天,可是人士許多來自巴基斯坦和南亞地區各個英聯邦議會的朋友,可謂收穫滿滿。

        在英聯邦國家議會組織裡面,馬來西亞可以說是一個大國。除了國會上下兩院以外,另加十三州的州議會,在這個組織裡面一共擁有十四個位子。雖然這個組織只是各個議會的正副議長和朝野議員,但是對影響各國政府的政策起著間接影響。

        當收到邀請時,我才知道原來巴基斯坦也有另一個旁遮普省。我在CPA出版的期刊《The Parliamentarians》也讀到議長馬立漢(Malik Khan)的大作。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25

大道公司不要那麼吝嗇

        今天是乙巳蛇年正月初八,筆者謹此向《中國報》讀者和長期閱讀本欄的讀者們拜年,恭祝大家幸福快樂,蛇來運轉。

        華人過年總喜歡互相道賀:恭喜發財。在我眼中,今年開年第一個發財的就是高速大道特許經營公司,簡稱大道公司。

        過去每逢大節日,聯邦政府宣布在特定時間免費使用高速大道。這項措施本來在2024年就結束。原因是所謂的免費並非是大道公司大發慈悲給大家免費使用,而是在聯邦政府願意根據合約賠償損失的前提之下才“免費”給你用。

Wednesday, January 22, 2025

首相出訪英國成果豐碩

        川普在馬來西亞時間1月21日凌晨正式宣誓就任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這是川普間隔四年後重新獲得選民委託,隔代續任美國總統。有了第一任川普的總統任期,世界各國對於川普就職第二任的總統肯定會有更充足的準備。

        許多媒體預測,此次川普續任總統,肯定會在對外貿易和關稅強打美國牌。除了大陸之外,其他還可能會面對打擊的是歐盟、墨西哥和越南。

        馬來西亞也曾經面對美國商務部的調查。原因是美國政府懷疑馬來西亞在公海和來自伊朗的油船進行交易,企圖協助伊朗躲開美國的制裁。

        馬來西亞即將成為東盟組織的主席國,肯定要比其他國家更加關注川普隔代續任美國總統後在國際政治舞台、經濟、軍事、外交和其他議題會出現什麼改變。

        我在去年11月13日在本欄刊登一則文章中曾經提議安華應該抓緊時機安排官訪美國,尤其是當時川普剛剛在11月初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大勝。

Wednesday, January 15, 2025

你有訂閱報章嗎?

        根據媒體報導、最近數個大陸明星淪為跨境電子通訊詐騙集團的受害者。他們遭人肉販賣分子誘騙到緬甸從事不法勾當。經家人把事情曝光後成為輿論焦點。各國政府基於輿論壓力被迫採取迅速行動,通過泰國警方營救了部分人士。

        如果連明星網紅也會成為受害者,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到底哪裡出錯?要如何防範?主流媒體和紙媒一直都有報導種種詐騙新聞,可是為何還是那麼多人受騙?這些問題許多人都問過,但是我在這裡要提到一個我認為才是關鍵原因:就是你沒有看報紙!

        我不敢說這個原因一定正確,但是我肯定的是,這些年來大家都不閱讀報章了。

        以前報章如果有報導這樣的新聞,一份報紙一紙瘋傳,一則新聞全家大小讀後評頭論足,甚至還和鄰居朋友分享。由於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達到警惕的效果。

        可是一旦大家離開了報章,大家似乎變得孤陋寡聞,一些本來是常識,卻成為大家必須努力搜尋才能讀到一點點的新聞。

Wednesday, January 08, 2025

納吉尚未可以居家服刑

        前首相納吉在2024年4月1日入稟吉隆坡高庭申請居家服刑遭拒絕之後通過司法程序檢討監獄局的決定。

        根據我國民事法庭的程序,申請司法檢討程序的一方必須獲得高庭批准才能繼續司法檢討的程序。高庭當時裁決不予以批准。有鑑於此,申請者才針對這項判決上訴至上訴庭。

        上訴庭在週一以2對1的多數判決,決定上訴人上訴得值。這意味著,高庭必須發出批准,讓申請者的司法檢討程序繼續進行。

        首先,上訴庭的決定不代表納吉可以居家服刑。

Wednesday, January 01, 2025

2024年的這杯咖啡

        今天是陽曆2025年元旦日。在不到三十天,華裔同胞也慶祝農曆乙巳年的蒞臨,不管是陽曆還是農曆新年,我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平時習慣評論時事政治,突然總編要求寫一杯咖啡的隨意小品,腦袋幾乎當機。這是因爲我這杯2024年的咖啡,五味品雜,甜酸哭辣皆有。

        最甜的就是我在今年11月份的律師執業考試過關。説起我的法律學涯,真的是過關斬將,關關難過關關過。

        我是在2013年重回母校馬大報讀法律課程(Bachelor of Jurisprudence)。2018年順利畢業。畢業後本來打算繼續報考法律職業文憑考試(CLP)。可惜由於選舉和更換選區,因此無法兼顧,自然無法通過那年的考試。

        幸運的是,考試局允許我隔五年重考。所以從2023年9月到2024年8月之間,我嘗盡蠟燭幾邊燒的滋味:除了要處理公務及黨務外,也必須處理一部分家事和應付繁忙的課業。

        當考試局確定考期落在2024年7月尾,我趕緊檢查年初就已經定好的州議會日期,發現7月上旬有州議會會期。看來還好。

        沒想到六月下旬發生國盟要求騰空巴生海峽州議席一事,結果從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我必須把精神和精力集中在處理這事情。考試和課業全部丟在一旁。